《四园竹 龚节孙卧疾东郊秋日过访用片玉词韵》
时间: 2025-01-02 11:47: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园竹
龚节孙卧疾东郊秋日过访用片玉词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山光水态,浓淡上烟扉。
菊摇暗壁,蛩语坏廊,人卧萧帏。
停碧箫,歇翠斝,檀奴懒,况小窗风月应知。
漫凄其。床头尚有龙泉,从君且订交期。
戏作药名艳体,闲检方书,写上香辞。
临欲去,日影矬,茶烟飏渐稀。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秋日的东郊景象,诗人感受到山水的光影变化,浓淡的烟雾映衬在窗扉上。菊花在暗淡的墙壁上摇曳,秋虫在破旧的廊道里鸣叫,诗人躺卧在轻薄的帷帐中。手中的碧色箫声停歇,翠绿色的酒杯也放下,懒散的檀奴(女人)在小窗前,似乎风月之事也都明了。诗人感到一丝凄凉,床头还有龙泉酒,准备与友人约定相聚的时日。戏作药名的艳丽词句,闲来翻检医书,写下香草的辞句。临走时,日影变得矮小,茶烟也逐渐稀薄。
注释
- 山光水态:形容山的光影和水的状态,描绘自然景色。
- 浓淡上烟扉:浓淡的烟雾映衬着窗户。
- 菊摇暗壁:菊花的摇曳映衬着暗淡的墙壁。
- 蛩语坏廊:蟋蟀在破旧的廊道中鸣叫。
- 檀奴:古代对女性的称呼,指女子。
- 龙泉:指一种名贵的酒。
- 日影矬:太阳的影子变得短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90),字梦阮,号白石,浙江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秋季,作者在东郊游玩时,感受到深秋的萧条和个人的孤独,结合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形成了对秋日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陈维崧的《四园竹》是一首描绘秋日东郊景色的诗作,诗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以“山光水态,浓淡上烟扉”引入,展示了秋日的柔和与宁静。随后的“菊摇暗壁,蛩语坏廊”则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萧条和孤寂,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空间。
诗人在此情境中,表现出一种懒散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感悟。词句中提到的“停碧箫,歇翠斝”传达出一种放松的状态,似乎在享受生活的悠闲。接着,诗人提到床头的“龙泉”,暗示着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的末尾“日影矬,茶烟飏渐稀”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光水态,浓淡上烟扉:描绘山水的光影和烟雾,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 菊摇暗壁,蛩语坏廊:暗壁上的菊花摇曳,蟋蟀在老旧的廊道里鸣叫,体现了秋天的气息。
- 人卧萧帏:诗人躺在轻薄的帷帐中,暗示一种轻松的状态。
- 停碧箫,歇翠斝:表示诗人放下乐器和酒杯,象征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宁静。
- 床头尚有龙泉:床头的酒,暗示期待与友人相聚的情感。
- 戏作药名艳体:随意作诗,反映出闲适的生活状态。
- 临欲去,日影矬,茶烟飏渐稀:临近离去时,日影变短,茶烟渐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影矬”,通过影子的变化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蛩语”,赋予蟋蟀以人的语言,使环境更具生动感。
- 对仗:如“停碧箫,歇翠斝”,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孤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光水态: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菊花:秋天的象征,寓意坚韧和孤独。
- 龙泉:象征友情与生活的愉悦。
- 茶烟:代表生活的安逸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蛩语”指的是: A. 蟋蟀的鸣叫
B. 风的声音
C. 水流的声音 -
“龙泉”在诗中象征: A. 孤独
B. 友情
C. 时间的流逝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兴八首》: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但强调了国家的忧愁与个人的困境。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出一种孤独与享受的心态,但更加奔放与洒脱,与陈维崧的细腻感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维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