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

时间: 2025-01-04 08:26:17

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

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

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

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
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
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
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诗歌的失望,感叹雅正的诗道已经远去,真正的才华和见识难以寻觅。希望能找到真正的诗意和见解,不要去模仿那些小的波澜和肤浅的风格。父子之间只注重律诗的技巧,追求风骚的表面,已然无法达到真正的诗坛高度。如今寄出一些佳句,又何必再向那些无知的人请教?

注释

  • 雅道:雅正的诗歌风范。
  • 拘回:拘泥于常规,难以有所突破。
  • 正知见:真正的知识和见解。
  • 小波澜:指的是浅显的、肤浅的诗歌风格。
  • 父子专计律:父子之间专注于诗律的技巧。
  • 风骚:形容优美的诗文。
  • 阿蒙:指无知的人,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懂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明,号乐天,生于宋代,曾任官职,性格刚直,文学造诣深厚。他的诗歌多以直抒胸臆为主,风格清新,尤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评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诗风低迷的时期,传统的诗歌形式受到冲击,许多诗人追求表面的华丽与技巧,忽视了诗的内涵和深度。姜特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叶仲修令其子携所作求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当时诗坛的深切忧虑。全诗分为四句,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开头两句“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可以看作是对当代诗风的无奈与失望,诗人认为真正的雅正之道已经消失,诗人们被细节与技巧所束缚,难以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接下来的“须求正知见,莫学小波澜”则是对当代诗人的告诫,要求他们追求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去模仿那些浮华的风格。这里的“小波澜”不仅指代低级的诗风,也暗示了诗人对表面华丽的强烈反感。

“父子专计律,风骚逼将坛”,则是对父子之间专注于技巧和形式的讽刺,强调了这种追求的肤浅与无效。最后一句“如今寄佳句,那复阿蒙看”则是对无知者的嘲讽,表达了对真正欣赏诗歌之人渴望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姜特立对诗歌传统的坚持与对当代诗风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雅道去已久:雅正的诗道已经很久没有人遵循了。
  2. 拘回良独难:被拘泥于传统的技巧和形式,真正有才华的人难以突破。
  3. 须求正知见:需要追求真正的知识与见解。
  4. 莫学小波澜:不要去模仿那些肤浅的、表面的风格。
  5. 父子专计律:父子之间只注重律诗的技巧。
  6. 风骚逼将坛:华丽的词藻逼近诗坛的表面。
  7. 如今寄佳句:现在寄送出一些好的句子。
  8. 那复阿蒙看:又何必让那些无知的人来欣赏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雅道去已久,拘回良独难”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将诗风比作波澜,形象地表达了对表面风格的不屑。
  • 反讽:通过对父子之间关系的描写,反讽当代诗人只追求技巧而不重视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诗坛现状的批判和对真正诗歌创作的渴望,强调了内涵的重要性,反对表面的华丽与技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雅道:象征着高尚的诗歌理想。
  • 波澜:象征着浮华、浅薄的诗风。
  • 父子:象征着传统与继承的关系,但在这里却出现了偏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雅道去已久”的意思是?

    • A. 诗道已经恢复
    • B. 诗道已经消失很久
    • C. 诗道不断发展
    • D. 诗道变得更为复杂
  2. 诗人希望诗歌追求的是?

    • A. 浅显的技巧
    • B. 真正的知识与见解
    • C. 复杂的修辞
    • D. 简单的表达
  3. “小波澜”在诗中指代的是?

    • A. 浮华的风格
    • B. 深刻的见解
    • C. 传统的诗歌
    • D. 优秀的作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姜特立的诗更倾向于对诗风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苦闷。两者都表现出对当代状况的不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