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楼》

时间: 2025-01-19 17:51:04

凭栏天际荡心胸,一片云飞接岱宗。

缥缈层檐疑结蜃,等闲高卧笑元龙。

自传家学三千众,谁数仙居十二重。

乃问芙蓉楼上客,何如东海表齐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凭栏天际荡心胸,一片云飞接岱宗。
缥缈层檐疑结蜃,等闲高卧笑元龙。
自传家学三千众,谁数仙居十二重。
乃问芙蓉楼上客,何如东海表齐封?

白话文翻译:

站在栏杆边,心胸开阔地眺望天际,远处的云朵飞舞,似乎与岱宗相接。
那轻盈的屋檐,让人怀疑是蜃楼幻影,随意高卧时不禁对元龙大笑。
自以为家传的学问有三千人之多,又有谁能数得清仙居的十二层楼阁?
于是问坐在芙蓉楼上的客人,东海之滨的齐封与此相比如何?

注释:

  • 凭栏:站在栏杆边。
  • 岱宗:指泰山,古时称为岱宗,象征高大、雄伟。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
  • :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生物,能幻化成楼阁。
  • 元龙:可能指古代的名人,或是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自传家学:指自认为家传的学问。
  • 仙居: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或指理想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士骐,清代诗人,字元之,号清风,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以诗文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齐云楼》创作于清代,正是文人游览名胜、吟咏的盛行时期。诗人在游览齐云楼时,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借此表达对生活、学问与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齐云楼》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思想的感悟之作。诗的开头,诗人凭栏远眺,心胸开阔,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云飞与岱宗的描绘,意在表现景色的壮丽与广袤,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用“蜃”字暗示了对幻境的追求,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谦地提到家学与仙居,表现出一种对学问的反思与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居所的向往。最后,诗人用“乃问芙蓉楼上客”引入对话,展示了与友人间的轻松互动,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深刻而又不失灵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洒脱与风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凭栏天际荡心胸:站在栏杆前,心胸开阔地眺望天际,体现了诗人的开朗心态。
  • 一片云飞接岱宗:远方的云朵与泰山相接,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 缥缈层檐疑结蜃:轻盈的屋檐让人怀疑是否是蜃楼,描绘了诗人对美景的想象。
  • 等闲高卧笑元龙:随意高卧时对名人元龙的轻松一笑,表现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自传家学三千众:自认为家传的学问丰富,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与骄傲。
  • 谁数仙居十二重:质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对现实的思考。
  • 乃问芙蓉楼上客:与友人对话,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人际的温暖。
  • 何如东海表齐封:把齐封与东海进行比较,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蜃”,通过传说中的生物象征理想。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云、岱宗、蜃、仙居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变化,代表诗人的心境。
  • 岱宗:象征高大与坚韧,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象征幻影与理想,反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芙蓉楼:象征文化的交流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岱宗”指的是哪个山? A. 泰山
    B. 黄山
    C. 华山

  2. “等闲高卧笑元龙”中的“元龙”可能指什么?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神话中的龙
    C. 诗人的朋友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向友人提问? A. 书信
    B. 面对面
    C. 诗句

答案: 1.A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 by 杜甫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自然壮丽景观,但侧重于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 李白的《夜泊牛津》则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情感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些参考资料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