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有忆》
时间: 2025-01-19 23:50:32意思解释
踏莎行 有忆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倚枕停欢,推衾觅语,记从心上留眉妩。
当时玉臂怯深寒,归期泥向襟前数。
梦断江楼,魂萦月浦,风情欲说人何许。
肯教红褪旧钗痕,到今不倦千回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依靠着枕头停止欢愉,轻轻推开被子寻找言语,记得那时心中对你眉目传情。当时你那玉臂因深寒而显得怯懦,我却在心中默默计算着归期。梦中在江楼断了,魂魄萦绕在月明的水边,想说的情思又指向何人呢?难道你愿让我看到那褪色的旧钗痕,直到如今我依然不倦地千回百转地思念着。
注释
- 倚枕:靠着枕头,形容安静的状态。
- 推衾觅语:轻轻推开被子想要说话。
- 眉妩:眉目之间的妩媚,表达情感。
- 玉臂:形容女子的手臂如玉般洁白。
- 归期:回归的日期。
- 泥向襟前数:用泥土来数算归期,形容心情沉重。
- 梦断江楼:在江边的楼阁中梦醒。
- 魂萦月浦:灵魂徘徊在月光照耀的水边。
- 红褪旧钗痕:红色装饰褪色留下的痕迹,象征过去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月浦”:指水边的月光,常用来形容幽美的景色,传达思念的氛围。
- “钗痕”:古代女子用钗子束发,钗痕则象征过去的情感与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活跃于诗坛。他的诗风清新,往往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见长,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踏莎行 有忆》创作于袁克文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过去恋情的怀念,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与记忆的重视。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有忆》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深切怀念。开头“倚枕停欢,推衾觅语”,展现了诗人对温柔时光的追忆,仿佛那段甜美的时光仍在眼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玉臂怯深寒”形容恋人脆弱的姿态,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怜惜感。
“梦断江楼,魂萦月浦”,将梦与现实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情感氛围。诗人似乎在这江边月下,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孤独。最后一句“到今不倦千回觑”,则是对情感的深切表达,尽管时间流逝,思念依然如故,令人心醉。
整首词采用了细腻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对过往的珍视,展现了清代词人特有的情感深度和细腻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枕停欢,推衾觅语
表达了诗人在思念中停下欢愉,想要与心中情人交流的心情。 -
记从心上留眉妩
回忆起当时眉目传情的温柔细腻,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切。 -
当时玉臂怯深寒
形象化地描绘出恋人因寒冷而显得柔弱的姿态,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
归期泥向襟前数
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与无奈,泥土象征着沉重的心情。 -
梦断江楼,魂萦月浦
梦的破裂与魂魄的徘徊,象征着对往昔的深切追忆。 -
风情欲说人何许
叹息情感深重,却又无处诉说,增加了诗的孤独感。 -
肯教红褪旧钗痕
旧情的痕迹如旧钗褪色,象征着记忆的长久与情感的深沉。 -
到今不倦千回觑
表达了不知疲倦的思念,强调了情感的持久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物象结合,如“玉臂”与“泥向襟前数”。
- 拟人:情感如同有生命般在诗中流动。
- 对仗:如“梦断江楼”与“魂萦月浦”,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旋律,展现了对往昔恋情的深切怀念与不舍,抒发了时间流逝下情感的恒久和深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象征安宁与温暖,代表着对过去的渴望。
- 江楼:象征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带有孤独感。
- 月浦:象征宁静与思念,月光映照下的水面,增添了诗的浪漫。
- 红钗:象征过往情感的印记,承载着深厚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倚枕停欢”中的“欢”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事情
B. 停止的欢愉
C. 高兴的神情
D. 无法选择 -
“归期泥向襟前数”中的“泥”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沉重的心情
C. 过去的回忆
D. 不确定的未来 -
“梦断江楼,魂萦月浦”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现实与梦境的交替
B. 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C. 对未来的向往
D. 对过去的遗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春景》 - 李清照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袁克文 vs. 李清照
两位诗人都深受情感的驱动,袁克文的《踏莎行 有忆》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怀念和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和对旧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以上是对《踏莎行 有忆》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