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

时间: 2025-01-07 07:13:12

惊鸿瞥过不容攀,病眼淮边楚望寒。

独卧孤舟对杨柳,春风终日在樯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阴 张耒 〔宋代〕

惊鸿瞥过不容攀,病眼淮边楚望寒。 独卧孤舟对杨柳,春风终日在樯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只惊鸿迅速飞过,无法攀捉,我病眼望着淮河边的楚地,感到寒冷。独自躺在孤舟上,面对着杨柳,春风似乎整天都在船桅上吹拂。

注释:

字词注释:

  • 惊鸿:指飞鸿,比喻迅速飞过的鸟。
  • 瞥过:迅速地看一眼或经过。
  • 病眼:指作者因病而视力不佳的眼睛。
  • 淮边:淮河边。
  • 楚望:楚地的景象。楚地,古代指今湖南、湖北一带。
  • 樯竿:船的桅杆。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作者在春阴时节的孤寂与病中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此诗可能作于作者病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病中,身处淮河边,望着楚地的景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因病而感到孤寂和寒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病中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病中的孤寂感受。首句“惊鸿瞥过不容攀”用惊鸿的迅速飞过比喻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病中的无力感。次句“病眼淮边楚望寒”则进一步以病眼望淮边的楚地,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的感知因病而变得模糊和寒冷。后两句“独卧孤舟对杨柳,春风终日在樯竿”则通过对孤舟、杨柳和春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惊鸿瞥过不容攀”:惊鸿迅速飞过,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病中的无力感。
  2. “病眼淮边楚望寒”:病中的眼睛望着淮河边的楚地,感到寒冷,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的感知因病而变得模糊和寒冷。
  3. “独卧孤舟对杨柳”:独自躺在孤舟上,面对着杨柳,展现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
  4. “春风终日在樯竿”:春风似乎整天都在船桅上吹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惊鸿”比喻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
  • 拟人:“春风终日在樯竿”中的“终日”赋予春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孤寂和对春天渴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不可捉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惊鸿:象征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
  • 病眼:象征作者病中的无力感和对外界的模糊感知。
  • 孤舟:象征作者的孤独。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
  • 春风: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惊鸿”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 B. 春天的生机 C. 作者的孤独 D. 病中的无力感

  2. 诗中的“病眼淮边楚望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外界的模糊感知和寒冷 C. 对生命的活力向往 D. 对孤独的感慨

  3. 诗中的“春风终日在樯竿”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短暂感慨 B. 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C. 对孤独的感慨 D. 对病中的无力感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春阴》与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病中的孤寂和无力感,而黄庭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