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二
作者: 高燮 〔清代〕
回首年时感不禁。重闱恩比海逾深。
报刘心事总沉沉。赁庑羁栖经九载,
寒塘小住记三林。披图我似听媭砧。
白话文翻译:
回想往年,感慨不已。重回旧地,恩情比大海还深。
想要报答刘的心事,却总是沉重。租住在庙宇中漂泊已九年,
在寒塘小住,记得那三棵树林。披开图纸,我仿佛听到敲打竹子的声音。
注释:
- 重闱: 旧地、旧门,指曾经的地方。
- 恩比海逾深: 形容恩情深厚,比大海还要深。
- 报刘心事: 指想要报答刘某人的情感或心事。
- 赁庑羁栖: 租住在庙宇中,形容漂泊的状态。
- 寒塘: 寒冷的池塘。
- 三林: 指三棵树林,或许是特定的地方。
- 媭砧: 竹子,通常指打竹子的声音。
典故解析:
- 刘心事: 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名为刘的人物,表达对某种情感的寄托或思念。
- 庙宇: 在古代,庙宇常常是游子寄宿的地方,象征着漂泊与无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常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经历漂泊生活时,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深厚友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二》通过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开篇“回首年时感不禁”,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感伤的氛围,仿佛时光的流逝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接着“重闱恩比海逾深”,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珍视,也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深厚与复杂。诗中的“报刘心事总沉沉”更是道出了内心的无奈与沉重,似乎是对某种情感的无法实现的无奈。
中间部分的“赁庑羁栖经九载”,揭示了诗人漂泊生活的无奈,九年的漂泊岁月,似乎是时间的无情,而“寒塘小住记三林”则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令人感到一丝温暖与怀旧的情感。
结尾的“披图我似听媭砧”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诗人通过图纸的描摹,似乎在想象与过去的某种连接,竹子的敲打声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友情、时光与生活的深切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回首年时感不禁: 回忆往年,不由自主地产生感慨。
- 重闱恩比海逾深: 重新回到旧地,感受到的恩情比大海还要深厚。
- 报刘心事总沉沉: 想要报答刘某人的心事,但总是感到无奈与沉重。
- 赁庑羁栖经九载: 在庙宇中租住,漂泊已九年,暗示生活的艰辛。
- 寒塘小住记三林: 在寒冷的池塘边小住,记得那三棵树林,勾起往昔的回忆。
- 披图我似听媭砧: 打开图纸,仿佛听到竹子的敲打声,象征着对生活的思虑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恩比海逾深”用海来比喻恩情的深厚。
- 拟人: “我似听媭砧”,赋予声音以人的感受。
- 对仗: 诗中各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年时: 代表时间的流逝,往昔的回忆。
- 海: 象征深厚的情感。
- 寒塘: 代表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 三林: 象征过往的美好回忆。
- 媭砧: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重闱恩比海逾深”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A. 恩情
B. 恩惠
C. 恩怨
D. 恩典 -
诗人在庙宇中漂泊了多少年? A. 五年
B. 七年
C. 九年
D. 十年 -
“披图我似听媭砧”中的“媭砧”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声音
B. 水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D. 雨的声音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蝶恋花》系列其他作品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 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而丰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