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峡》

时间: 2025-01-04 09:00:50

吴山多逶迤,粤山独崭嵓。

壁立千仞余,洞壑俯穹嵌。

子午见日月,朝夕鸣松杉。

天风一以至,萧瑟吹江帆。

悬崖答长啸,空翠湿征衫。

侧闻飞仙度,远见浮云衔。

何当斸灵药,坐惜无长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浈阳峡 朱彝尊 〔清代〕

吴山多逶迤,粤山独崭嵓。 壁立千仞余,洞壑俯穹嵌。 子午见日月,朝夕鸣松杉。 天风一以至,萧瑟吹江帆。 悬崖答长啸,空翠湿征衫。 侧闻飞仙度,远见浮云衔。 何当斸灵药,坐惜无长镵。

白话文翻译

吴地的山峦多曲折蜿蜒,而广东的山峰则独自高耸险峻。 山壁直立,高达千仞,洞穴深邃,俯视着天空的凹陷。 在子午时分可以看到日月交替,松杉在朝夕间鸣响。 一旦天风吹来,江上的帆船便被萧瑟的风吹动。 在悬崖上长啸,空中的翠色似乎湿润了旅人的衣衫。 听说有飞仙经过,远远望见浮云似乎衔着什么。 何时才能挖取灵药,可惜没有长镵这样的工具。

注释

  • 逶迤:曲折蜿蜒。
  • 崭嵓:高耸险峻。
  • 壁立千仞:形容山壁极高。
  • 洞壑:深邃的洞穴。
  • 穹嵌:天空的凹陷。
  • 子午:指子时和午时,即夜晚和中午。
  • 天风:自然界的风。
  • 萧瑟: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空翠:指山间的翠绿色。
  • 征衫:旅人的衣衫。
  • 斸灵药:挖取灵药。
  • 长镵:一种工具,用于挖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浈阳峡的险峻景色,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浈阳峡位于广东,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深邃的洞穴著称。朱彝尊在游览此地时,被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浈阳峡的险峻山势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壁立千仞余,洞壑俯穹嵌”描绘了山壁的高耸和洞穴的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天风一以至,萧瑟吹江帆”则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动感。最后两句“何当斸灵药,坐惜无长镵”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山多逶迤,粤山独崭嵓:对比吴地和广东的山势,突出广东山峰的险峻。
  2. 壁立千仞余,洞壑俯穹嵌:描绘山壁的高耸和洞穴的深邃,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3. 子午见日月,朝夕鸣松杉:通过时间的流转和松杉的鸣响,增加诗歌的动感。
  4. 天风一以至,萧瑟吹江帆:通过天风的吹动,增强诗歌的氛围。
  5. 悬崖答长啸,空翠湿征衫:通过长啸和空翠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6. 侧闻飞仙度,远见浮云衔:通过飞仙和浮云的描绘,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7. 何当斸灵药,坐惜无长镵: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吴山和粤山的对比,突出粤山的险峻。
  • 拟人:将天风、松杉等自然元素拟人化,增加诗歌的生动性。
  • 象征:通过飞仙和浮云的描绘,象征对仙境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浈阳峡险峻山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以及无法实现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壁立千仞:高耸的山壁。
  • 洞壑:深邃的洞穴。
  • 天风:自然界的风。
  • 萧瑟: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空翠:山间的翠绿色。
  • 飞仙:仙境中的仙人。
  • 浮云:天空中的云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壁立千仞余”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壁极高 B. 洞穴深邃 C. 松杉鸣响 D. 天风吹动

  2. 诗中“何当斸灵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B. 对仙境的向往 C. 无法实现的遗憾 D. 对工具的渴望

  3. 诗中“侧闻飞仙度”中的“飞仙”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仙境 C. 山壁 D. 洞穴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泰山的高耸,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境描绘仙境,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彝尊《浈阳峡》与杜甫《望岳》:两者都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但朱诗更注重对仙境的向往,而杜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朱彝尊的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用于对比和延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