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待制湖庄》

时间: 2025-01-21 09:03:17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待制湖庄 徐玑 〔宋代〕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白话文翻译:

这座园子虽不足三亩,却四面环水,仿佛与天相连。 登上高楼,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一艘船上。 春日里,野花在渚边盛开,山色与海云相映成趣。 任由人们来来往往,我的胸怀也因此变得宽广无边。

注释:

  • 三亩地:形容园子面积不大。
  • 水连天:形容水面广阔,与天空相连。
  • 渚外:水边的小洲。
  • 兹怀:这里的情怀。
  • 浩然:形容胸怀宽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文渊,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访问陈待制的湖庄时所作,通过描绘湖庄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在访问陈待制的湖庄时所作。陈待制可能是当地的一位官员或文人,湖庄是其私人园林。徐玑通过这首诗描绘了湖庄的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的胸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庄的景色,通过“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的开篇,立即勾勒出一个虽小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园子形象。诗中的“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登楼的感觉比作置身船上,增强了景色的动态感。后两句“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色来衬托诗人的心境,野花、山色、海云,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宽广无边的自然画卷。最后一句“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表达了诗人任由外界变化,内心依然保持宽广和宁静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徐玑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开篇即点明园子虽小,但四面环水,与天相连,形成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2.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通过登楼的体验,将园中的景色与船上的感觉相联系,增强了景色的动态感。
  3.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描绘了园外的自然景色,野花、山色、海云,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宽广的自然画卷。
  4.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表达了诗人任由外界变化,内心依然保持宽广和宁静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却如身在船”,将登楼的感觉比作置身船上,增强了景色的动态感。
  • 对仗:“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庄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的胸怀。诗中的自然景色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宁静、宽广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连天:形容水面广阔,与天空相连,形成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 身在船:通过比喻,增强了景色的动态感。
  • 野花、山色、海云: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宽广的自然画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徐玑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湖庄”是: A. 作者的私人园林 B. 陈待制的私人园林 C. 公共园林 D. 皇家园林

  3. 诗中的“兹怀亦浩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郁 B. 宁静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的胸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

诗词对比:

  • 徐玑的《题陈待制湖庄》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宽广的胸怀,但徐玑的诗更加简洁,而苏轼的赋则更加详细和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多首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