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七》

时间: 2025-01-04 09:33:40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后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后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白话文翻译:

蜀地的李八百,住在吴山的阴凉处。
他默默坐着,神情自若,跟随的人如森林般众多。
后来有个李宽,他的声音与鸡和鹄是不同的。
口耳之间虽然有许多虚假,真正的识别在于内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蜀士:指的是蜀地的士人。
  • 李八百:李八百是个别称,可能指某个特定人物或象征。
  • 穴居:指居住在山洞中。
  • 形语:指外表的言辞。
  • 纷如林:形容跟随的人很多,像树林一样茂密。
  • 鸡鹄非同音:鸡和鹄的叫声不同,比喻两者有所区别。
  • 口耳固多伪:外在的言语和声音多是虚假。
  • 识真要在心:真正的辨别能力在于内心的感知。

典故解析:

  • 《山海经》:古代地理志和神话集,书中记载了许多奇异的生物和地理信息,反映了古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对古代典籍的思考之际,表现了他对真理与表象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地士人的隐逸生活,展现了苏轼对于自然、真理与虚伪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李八百的形象,既是一个隐士的象征,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泊与对内心真实的重视。诗的开头以“默坐”二字设定了一个宁静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沉静思考的态度。接下来“从者纷如林”,则生动地描绘出李八百周围众多追随者的情景,表现了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影响。

“鸡鹄非同音”一句则通过比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醒。最后一句“识真要在心”,更是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真正的智慧和真知灼见不在于外表的言辞,而在于内心的感悟与理解。这种内省的态度,正是苏轼作为一位士人的理想追求,体现了他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描述了一个隐居于吴山的士人形象,反映出他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通过描绘他静坐的状态和众多追随者,表现出他内在的智慧和外在的影响力。

  • 其后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引入李宽的形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暗示社会中存在的虚伪与真实的对立。

  •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强调了外表的言语多是虚假,真正的识别与理解在于心灵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鸡鹄非同音”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内省的智慧,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外界的虚伪之间的对立,反映了苏轼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李八百:象征隐士的智慧与宁静。
  • 穴居:代表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鸡鹄: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面现象与真实内涵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八百居住在哪里?

    • A. 山顶
    • B. 山洞
    • C. 村庄
    • D. 城市
  2. 诗中提到的“鸡鹄非同音”意在说明什么?

    • A. 食物的差异
    • B.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 C. 声音的美丽
    • D. 自然的和谐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外在的虚伪与内心的真实
    • B. 生活的繁忙
    • C. 自然的美丽
    • D. 社会的浮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绘;而苏轼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社会的反思,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集》
  • 《山海经》原文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