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时间: 2025-01-19 18:59:40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登上朐山,看到日出时的壮丽景色。
想要渡过东海,但遗憾没有石桥可以通行。
如今回到黎母的故乡,和你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区别。
蚝浦的水面粘满了山影,炎热的路上却似乎飞起了霜。
我所欣喜的并非是自夸,不会怨恨这漫长的旅途。

注释

  • 朐山:古代的一个山名,位于今安徽省。
  • 沧凉:形容大海的辽阔和清冷。
  • 东海:指的是中国东海,位于江苏和浙江之间。
  • 桥梁:这里指的是渡海的桥,象征着通达和联系。
  • 黎母国:指作者的家乡,可能是指苏州。
  • 蚝浦: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的水域。
  • 飞霜:形容天气变化,暗示了环境的严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朐山”与“东海”均为古代名山大川,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黎母国”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苏东坡”。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因而其诗词作品常带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和陶杂诗十一首》是苏轼在贬谪期间写的,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引人入胜。开头两句描绘了他在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感叹与向往,而后转入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这里的“恨无石桥梁”不仅仅是对缺乏渡海之桥的遗憾,更是对人生道路上阻碍的感慨。接下来的“今兹黎母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离家在外的孤独与无奈,继而用“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来表达对环境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严酷。最后一句“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更是道出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宽容,虽有不便,却不怨恨。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描述了登上朐山时观赏日出与大海的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2.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表达了想要渡过东海却没有桥梁的遗憾,象征着人生的阻碍。

  3.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说明自己回到故乡,感觉和他人故乡无异,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描绘了潮湿的水面与炎热的路上仿佛飞起霜的奇妙景象,传达了自然之美与变化。

  5.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强调自己并非自夸,也不怨恨旅途的漫长,体现了豁达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意更为深厚。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多重意象的排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豁达心态,反映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朐山:象征着高远与壮丽。
  • 东海:代表着广阔与深邃。
  • 桥梁:象征着沟通与联系。
  • 蚝浦:体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和陶杂诗十一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忠诚

  2.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中的“石桥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交通便利
    C. 人生的阻碍

  3.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悲伤
    B. 幽怨
    C. 豁达

答案:1.B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苏轼的诗歌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陶渊明强调的是田园生活的宁静,而苏轼则在自然之美中融入了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思考方式。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