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笑咏
作者: 曾廉 〔清代〕
槛外青苍山在,门前清浅溪流。
仙人相与晚同舟,佳梦从来难又。
碧水今名方顺,白云兼复温柔。
更从何处觅菟裘,莫待生涯粗就。
白话文翻译:
在窗外的青翠山峰依旧挺立,门前的小溪流淌得清澈而缓慢。
仙人与我在傍晚一起乘舟,然而美好的梦境从来都是难以再现的。
如今碧水清流顺畅,白云飘荡显得温柔。
我又该从何处去寻找那梦中的菟裘?莫要等到人生草率了事。
注释:
- 槛外:窗外;指窗户外的景色。
- 青苍山:青翠而巍峨的山。
- 清浅溪流:清澈而浅的溪水。
- 仙人:隐士或神仙,代指超凡脱俗的人。
- 同舟:一起乘船;比喻共同经历。
- 佳梦:美好的梦境。
- 菟裘:古代一种名贵的衣物,象征着理想和美好事物。
- 生涯粗就:人生的事业草率完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后期,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之美。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曾廉生活的动荡时代,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江月·笑咏》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描绘了窗外的青山和溪流,展现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画面,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这种宁静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即转入对美好梦境的追忆与感叹,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中提到“仙人”与“同舟”,象征着理想中的伴侣与共同追求,然而“佳梦从来难又”却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遥不可及。接下来的“碧水今名方顺,白云兼复温柔”则是一种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最后两句“更从何处觅菟裘,莫待生涯粗就”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时光的珍惜。诗人在这里提醒我们,不应对人生采取草率的态度,而应努力去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向往,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槛外青苍山在:窗外青翠的山依然屹立,暗示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门前清浅溪流:门前的小溪流淌清澈,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仙人相与晚同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度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与理想的向往。
- 佳梦从来难又:理想与美梦难以实现,体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
- 碧水今名方顺:如今的生活如同碧水般顺畅,暗示着一段宁静的时光。
- 白云兼复温柔:白云轻柔,描绘出一种舒适的生活状态。
- 更从何处觅菟裘:对理想与美好的渴望,暗示追寻的困难。
- 莫待生涯粗就:告诫人们应珍惜时光,不应草率对待人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苍山”与“清浅溪流”,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理想与追求,富有哲理性。
- 拟人:白云的“温柔”,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人生、自然与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警示人们应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草率度过生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苍山:象征着稳定与永恒的理想。
- 清浅溪流:代表宁静与简单的生活状态。
- 仙人:象征追求理想与超脱世俗的人。
- 佳梦:代表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 菟裘:象征珍贵的理想与人生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在诗中,窗外的景象是: A. 青翠的山
B. 荒凉的沙漠
C. 繁华的城市
D. 暴风雨 -
诗人提到的“菟裘”象征着: A. 现实的无奈
B. 珍贵的理想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
诗的最后一句“莫待生涯粗就”是告诫人们: A. 要享受当下
B. 不要草率对待人生
C. 要积极面对困难
D. 要珍惜友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曾廉的《西江月·笑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后者则注重于孤独与自我对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首诗虽然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