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雪中寄江西诸友》
时间: 2025-01-06 05:5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阳雪中寄江西诸友
作者: 刘过 〔宋代〕
雨涩风怪夜向阑,
粉花飘扑客衣单。
功名有分平吴易,
贫贱无闻访戴难。
懒逐银杯行处马,
静思玉鉴舞时鸾。
诗成咫尺谁堪寄,
当与邦人醉底看。
白话文翻译
在这雨水湿润、风声怪异的夜晚,时光渐渐向深处延展,纷飞的花瓣扑落在我单薄的衣衫上。追求功名在平吴之地尚且容易,而在贫贱无闻的情况下去拜访戴氏却显得非常困难。我懒得跟随众人,举杯畅饮,马儿随意奔跑;我静静思索,仿佛在鉴赏舞动的鸾鸟。诗词完成了,近在咫尺,却无人与我分享,唯有与故乡的朋友一同在醉意中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涩:雨水湿润而不透彻。
- 风怪:怪异的风。
- 阑:时间的尽头,这里指夜深。
- 粉花:指花瓣,可能是梅花。
- 功名:指官职和名誉。
- 平吴:指平吴地区,可能暗指江南一带。
- 戴:指戴氏,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人。
- 懒逐银杯:懒得追逐饮酒的快感。
- 静思:指安静思考。
- 玉鉴:古代的一种镜子,象征明亮的明理。
- 舞时鸾:指舞动的鸟,象征美好时光。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邦人:指同乡或同国的人。
典故解析:
- “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闻访戴难”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功名的重视及贫贱者的艰难处境,强调了人际关系与地位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梦阮,号浮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出生于今安徽地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刘过的作品常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身处襄阳时,正值雪夜,寄托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中流露出对功名与贫贱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显惆怅的氛围。诗人从自然景象入手,赋予它以情感,展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首联“雨涩风怪夜向阑”以细腻的描写引入,抓住了夜晚的神秘感和自然的变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反思人生的追求与困境,表现出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懒逐银杯行处马”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诗成咫尺谁堪寄”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创作完成但没有人可以分享的孤独,极具感染力。最后一句“当与邦人醉底看”则将个人情感与友情结合,寄托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出一种温暖的人际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涩风怪夜向阑:描绘雨夜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粉花飘扑客衣单:花瓣飘落在身上,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功名有分平吴易:表达了对功名的渴望,认为在平吴地区追求名利相对容易。
- 贫贱无闻访戴难:反映出在贫贱境地中,拜访名人十分困难,显示了社会的现实。
- 懒逐银杯行处马:表现诗人对饮酒的无所谓,选择安静思考。
- 静思玉鉴舞时鸾:暗示诗人在静思中感受到美好的时光。
- 诗成咫尺谁堪寄:诗作完成,内心的孤独无人与之分享。
- 当与邦人醉底看:希望与故乡的朋友一同分享这份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鉴”,用以比喻思想的明亮。
- 对仗:如“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闻访戴难”,对比鲜明。
- 拟人:花瓣的飘落仿佛有生命,增添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尤其是对功名与友谊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生活。
- 银杯:代表世俗的享乐与饮酒文化。
- 玉鉴:象征内心的明亮与自省。
- 鸾: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功名”主要指什么?
- A. 金钱
- B. 官职和名誉
- C. 友情
-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 A. 热衷
- B. 懒得追逐
- C. 不喜欢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泊船瓜洲》相比,刘过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安石则在抒怀中融入了对国家的思考。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但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刘过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