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借韵小行》

时间: 2025-01-06 05:41:28

杖屦寻诗问所由,一天划木叶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

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杖屦寻诗问所由,一天划木叶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
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踏着木屐,寻觅诗意,问诗的来源,一天中,划动着木叶,便知秋意已到。
天空低沉,云淡,村庄一片清丽,雨过之后,山深处的事物都显得幽静。
岩石上斑驳的苔藓湿润,钩辀树尾鸟声轻柔。
眼前看不见市井的喧嚣,才开始笑自己曾经追逐的名利。

注释:

  • 杖屦:杖是拄杖,屦是木屐,表示诗人出行的装束。
  • 划木叶:用手划动木叶,象征感受秋天的到来。
  • 天低云淡:形容天气清朗,云层低垂。
  • 村村好:村庄的景色美好。
  • 物物幽:万物都显得幽静。
  • 斑驳:形容岩石上的苔藓斑驳陆离。
  • 钩辀:指草木的枝条,形容鸟儿在树上栖息的情景。
  • 市朝事:指的是世俗的事务。
  • 利禄谋:追逐名利的谋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景纯,号倦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过的《又借韵小行》是一首极富画面感和情感的诗作。开篇以“杖屦寻诗问所由”引入,诗人以朴素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似乎在追寻诗的灵感,表明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接下来的“划木叶知秋”则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秋的到来,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中的意境如同一幅山水画,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静谧。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中的清新和宁静,心情也随之舒畅。

随着诗的深入,“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在此刻,似乎在与自己过去的追求和挣扎告别,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自身存在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屦寻诗问所由:诗人以拐杖和木屐作为行走的工具,象征着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探索。
  2. 一天划木叶知秋:通过划动木叶感知秋天,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
  3. 天低云淡村村好: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色,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氛围。
  4. 雨过山深物物幽:雨后山间的静谧与幽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5. 斑驳岩头苔藓湿:对岩石和苔藓的细腻描写,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6. 钩辀树尾鸟声柔:描绘鸟儿在树上轻柔啼鸣,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7. 眼前不见市朝事:诗人远离喧嚣的市井,追求内心的宁静。
  8. 始笑从前利禄谋:对过往追求名利的反思,表现出淡泊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划木叶知秋”,用简单的动作比喻对季节的感知。
  • 拟人:如“鸟声柔”,将自然界的声音赋予柔和的特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杖屦:象征诗人行走中的探索与追求。
  • 木叶:秋天的象征,代表时光的流逝。
  • 村村:乡村的意象,表现出自然之美。
  • 雨、山:自然景象,表达静谧与幽深。
  • 苔藓、鸟声:细腻的感官体验,增强自然的生动感。
  • 市朝事:世俗生活的象征,诗人对此的淡泊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屦”指的是什么?

    • A. 拐杖和木屐
    • B. 书本和笔
    • C. 画笔和纸张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感知秋天的到来?

    • A. 看天空
    • B. 划动木叶
    • C. 听鸟鸣
  3. 诗中表达的心态是什么?

    • A. 追逐名利
    • B. 追求内心宁静
    • C. 对世俗的依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刘过: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的理想,而刘过则更多地反映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