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秦对岩先生园》

时间: 2025-01-04 08:02:14

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

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

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

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
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
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
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园林图景。江水与伍胥山相接,山环绕着古泰伯城。园中的芳香花木郁郁葱葱,隐约可见的小路上开满了野花。客人来到这里,溪水与云朵交融,吟咏声仿佛使春水流淌而生。名泉的水随时可以取来,日日都能听到茶水冲泡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伍胥水:指的是吴国名将伍子胥所流传的水。这里可能代表着历史文化的深厚。
  • 泰伯城:指的是吴国的古城,泰伯是吴国的开国之君,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芳园:指的是花香四溢的园林。
  • 溪云合:指的是溪水与云雾相融的景象,形容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状态。
  • 名泉:指的是著名的泉水,象征着清新和甘美。

典故解析

  • 伍胥与泰伯都是吴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诗中提到这些人物,显示了对历史的崇敬与怀念。
  • 名泉指的可能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隐逸生活,表达出悠然自得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德元,清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作品多围绕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恬淡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秦对岩先生的园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士子追求隐逸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园林景观。开篇两句“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还引入了历史人物,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融在一起。接着,“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的对比,展现了园中景色的丰富和层次,暗示着在宁静的环境中,细微之处自有一番绚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描绘了游人到来时的情景,仿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最后两句“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茶文化的喜爱,以及在此地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接伍胥水,山围泰伯城
    • 这两句勾勒出一幅地理图景,江水流淌,与历史人物关联,表达出历史与自然的结合。
  2. 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
    • 描述园林的景象,暗与明的对比展现出园中的生动与静谧。
  3. 客到溪云合,吟成春水生
    • 游人到来,溪水与云雾相融,吟诗声与春水的流动相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4. 名泉携汲便,日日听茶声
    • 名泉的水随时可以取来,茶声伴随而生,展示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芳园丛木暗,细路野花明”,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吟诗与春水流动相提并论,表现出诗人心中情感的流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悠闲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仰,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 :代表着稳重和永恒,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 :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美好向往与和谐共处。
  • 名泉:代表着清新与甘美,体现出生活中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伍子胥
    B. 孟子
    C. 屈原
    D. 陶渊明

  2. 诗中的“细路野花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寂寞
    B. 生活的单调
    C. 自然的生机
    D. 人的愤怒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反思
    B. 对战争的渴望
    C.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D.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1.A 2.C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例如,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德元的诗更强调历史文化的融入,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