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白上人还越
君将归旧隐,相送出东林。
一锡几时到,千峰何处寻。
云门溪路远,天竺冷泉深。
若渡钱塘水,双鱼慰好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将要回到隐居之地,我在东林送你。你那支锡杖何时才能送到?在那千山万水中,你又要去哪里寻找呢?云门溪的路途遥远,天竺的冷泉又是那么深邃。如果你要渡过钱塘江,愿双鱼能带给你美好的音信。
注释:
- 君将归旧隐:君指诗人所送之人,归旧隐指回到隐居之地。
- 相送出东林:东林为地名,表示送别的地方。
- 一锡几时到:一锡指的是锡杖,象征高人或出家人,诗人关心何时能再次相见。
- 千峰何处寻:千峰表示远方的山峦,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云门溪路远:云门溪为地名,意指路途遥远。
- 天竺冷泉深:天竺是指印度,冷泉象征清凉和宁静。
- 若渡钱塘水:钱塘水指钱塘江,渡水意味着离别与旅途。
- 双鱼慰好音:双鱼为传信之物,象征美好的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德元,清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再相见的期盼,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情谊和道教文化的隐逸思想。
诗歌鉴赏:
《送白上人还越》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不舍的情感。开篇的“君将归旧隐”,直抒胸臆,清晰地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祝福。接下来的“相送出东林”,则通过场景描写增强了送别的氛围,东林不仅是送别的地点,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对自然的依恋。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一锡杖的到达与否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关心。千峰何处寻的问句,既表达了对朋友行踪的好奇与关切,也隐含了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遥远与无奈。
最后几句通过云门溪的远与天竺泉的深,展现出友人归隐的旅途艰辛,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而“若渡钱塘水,双鱼慰好音”则是诗人希望友人在旅途上能够平安顺利,传递美好音信的深情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将归旧隐:表达了对友人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与祝福。
- 相送出东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一锡几时到:通过锡杖的象征,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 千峰何处寻:表现了对友人未来去向的关心与无奈。
- 云门溪路远:强调了旅途的遥远,暗示离别的艰难。
- 天竺冷泉深:象征友人归隐后的清凉与宁静,带有一丝惆怅。
- 若渡钱塘水:提出了一个假设,表达了对旅途的关注。
- 双鱼慰好音:希望能得到友人的好消息,传达了深情厚谊。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如双鱼象征好音)、对仗(如云门溪与天竺泉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美感与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祝福,同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展现了清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林:代表送别之地,象征友谊的起点。
- 云门溪:远行的象征,暗示旅途的艰辛。
- 天竺:隐居与清静的象征,代表理想的归宿。
- 双鱼:传递音信的象征,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送别的人是谁? A. 自己
B. 友人
C. 家人
答案:B -
“一锡几时到”中“一锡”指的是什么? A. 杖
B. 钱
C. 食物
答案:A -
诗中的“云门溪”象征了什么? A. 旅途的遥远
B. 友谊的深厚
C. 归隐的理想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然而王勃在情感上更加激昂,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理想;而德元的《送白上人还越》则更加含蓄,注重对隐逸生活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德元研究》
- 《古诗词入门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