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约伤春思,嵇含倦久游。帆归黄鹤浦,人滞白苹洲。乳燕差池远,江禽格磔浮。物华真可玩,黑鬓恐逢秋。
白话文翻译:
沈约因春天而感伤,嵇含则因久游而感到疲倦。船只驶回黄鹤浦,而我却滞留在白苹洲。年轻的燕子在远方轻盈地飞舞,江边的鸟儿在水面上游荡。世间的美好事物真令人陶醉,但我那黑色的鬓发恐怕在秋天就要变白。
注释:
- 沈约:南朝人,诗人,善于抒发伤春情怀。
- 嵇含:古代诗人,因游历而感到疲倦。
- 黄鹤浦:著名景点,常被用作离别或归来的象征。
- 白苹洲:指的是白色的水苹岛屿,常用于描绘宁静的水边。
- 乳燕:指刚孵化不久的小燕子,象征青春和活力。
- 江禽:水鸟,象征自然的自在与随性。
- 物华:指美好的事物,常引申为世间的美景。
- 黑鬓:指年轻时的黑发,象征青春。
典故解析:
- 黄鹤:黄鹤楼位于武汉,是古代文人墨客寄托离愁的地方,常在诗中提及。
- 白苹:水边的苹藻,常用于表现诗人的闲适与遐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文、诗词闻名。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诗人出游归来,经历了游历的疲惫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倦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来的心态,情感浓郁而深刻。诗的开头以沈约和嵇含的典故引入,表达了春天的惆怅与游荡的疲惫。这种情绪通过“帆归黄鹤浦,人滞白苹洲”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若将“帆归”视为归属的希望,而“人滞”则是对现状无奈的叹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接下来的“乳燕差池远,江禽格磔浮”,通过燕子的轻盈与江边鸟儿的悠闲,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即便世间的美好如“物华真可玩”,但随着“黑鬓恐逢秋”的感慨,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的惋惜浮出水面,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
诗词解析:
- 沈约伤春思:开头直接引入春天的伤感,通过沈约的情感引发共鸣。
- 嵇含倦久游:表达因游历而产生的疲倦,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 帆归黄鹤浦,人滞白苹洲:对比归来的帆船与滞留的自己,体现了心灵的矛盾。
- 乳燕差池远,江禽格磔浮:利用燕子和江禽的意象,表现自然的自由与人的羁绊。
- 物华真可玩,黑鬓恐逢秋:总结全诗,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与青春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帆归”“人滞”形成对照,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燕子、江禽等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使诗句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蕴含着浓厚的哲理思考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青春与希望。
- 江禽:体现自然的悠然与自由。
- 黄鹤浦:象征归属与离愁。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帆归黄鹤浦”中的“帆”代表什么?
- A. 船只
- B. 风
- C. 青春
-
诗中提到的“黑鬓”指的是什么?
- A. 头发
- B. 衣服
- C. 眼睛
-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的主题?
- A. 对美好的向往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对战争的赞美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倦征》与李白的《庐山谣》,二者皆表现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但欧阳修更多地聚焦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欧阳修研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