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交让》

时间: 2024-12-30 23:29:32

青郊结伴共相招,白社风流尚未遥。

日暖莺声闻柳陌,春深花落转兰桡。

骚人自纪庚寅岁,旅客重过丁卯桥。

我念离群空对月,怀君江上影萧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魏交让
作者:蒋玉立 〔清代〕

青郊结伴共相招,
白社风流尚未遥。
日暖莺声闻柳陌,
春深花落转兰桡。
骚人自纪庚寅岁,
旅客重过丁卯桥。
我念离群空对月,
怀君江上影萧萧。


白话文翻译

在青郊的美丽景色中,朋友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
而白社的风流韵事却依旧不远。
温暖的阳光下,黄莺的歌声在柳树旁响起,
春天已深,花瓣纷纷飘落在兰桡小船上。
我作为骚人,记得庚寅这一年,
而旅人再次经过丁卯的桥。
我独自对着明月,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只觉江边的影子在萧索地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1. 青郊:指青翠的郊外,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
  2. 白社: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代表风流雅集。
  3. 莺声:指黄莺的鸣叫声。
  4. 柳陌:柳树旁的小路。
  5. 骚人:指文学创作者,尤其是诗人。
  6. 庚寅岁:指农历庚寅年,年份的纪年法。
  7. 丁卯桥:特指某条桥,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8. 影萧萧:形容江边的影子凄清、孤独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庚寅岁丁卯桥可能是作者的自传性叙述,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年份与地点的情感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玉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细腻,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寄魏交让》是蒋玉立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和对友人情谊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寄魏交让》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怀友诗,诗人在青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中,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人际关系的温情。开头两句“青郊结伴共相招,白社风流尚未遥”,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青郊”和“白社”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

接下来的描述“日暖莺声闻柳陌,春深花落转兰桡”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令人不禁联想到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景象。诗人通过具体的自然意象,传达出春日的温暖与生动,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孤独,“我念离群空对月,怀君江上影萧萧”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的心情。在明月的映照下,诗人的孤单和对友谊的渴望更加显得深沉与动人。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郊结伴共相招:描绘朋友聚会的快乐场景。
  2. 白社风流尚未遥:表达人际关系的亲密与文人雅集的氛围。
  3. 日暖莺声闻柳陌:阳光明媚,鸟鸣悦耳,营造出春天的美好氛围。
  4. 春深花落转兰桡:春天已深,花瓣飘落,暗示时光流逝。
  5. 骚人自纪庚寅岁:诗人自述,带有自传性质。
  6. 旅客重过丁卯桥:回忆往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7. 我念离群空对月:独自一人,对着明月,感到孤独。
  8. 怀君江上影萧萧:思念朋友,影子凄凉,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影萧萧”形容孤独的心情。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抒发了在春日美景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郊: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友谊的纯真。
  2. 白社:代表文人聚会的雅趣与文化交流。
  3. 莺声:传达春天的生机与欢快。
  4. 兰桡:象征流逝的时光与人生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郊结伴共相招”中的“青郊”指什么? A. 城市
    B. 郊外
    C. 山林
    D. 海边

  2. 诗中提到的“白社”指的是? A. 白色的社团
    B. 文人聚会的场所
    C. 一种社交活动
    D. 书店

  3. “我念离群空对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与孤独之情。
  • 《月夜忆舍弟》 -杜甫:通过月亮抒发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相思》 - 王维:同样描绘思念,展现孤独的情感。
  • 《春晓》 -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美好,情感轻松愉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蒋玉立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