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时间: 2025-01-01 15:24:47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作者: 杨万里

雨入秋田恰及时,
禾头相枕卧相依。
路南路北皆秋水,
净洗行人屦上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滋润田野的美好时刻,稻穗在雨水的滋养下相互依偎,似乎在休息。南北两边的道路上都积满了秋水,洗净了行人鞋上的泥土,营造出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注释

  • 雨入秋田:指秋天的雨水恰好降临到稻田,正是农作物需要水分的时节。
  • 禾头相枕:禾头指稻穗,形容稻穗在雨水中低垂,像是互相依偎。
  • 路南路北皆秋水:南边和北边的道路上都积满了秋天的雨水。
  • 净洗行人屦上泥:雨水将行人鞋上的泥土洗净,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静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描写自然景观与农田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的秋季,作者通过描绘秋雨中的田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雨后的田园风光。诗的开头“雨入秋田恰及时”就抓住了人们对秋雨的期盼,这场雨正好在稻谷成熟之际,为农作物注入了生机。接着“禾头相枕卧相依”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稻穗在雨水滋润下的姿态,仿佛在相互依偎,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温情。

“路南路北皆秋水”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四周遍布的秋水反射出宁静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纯净。最后一句“净洗行人屦上泥”则带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行人走过泥泞的路,雨水将泥土洗净,象征着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关照。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不仅展现了农田的丰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清新自然的风格,使得杨万里的诗歌在宋代田园诗中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入秋田恰及时:描绘雨水及时滋润了秋天的田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2. 禾头相枕卧相依: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稻谷在雨水中低垂的状态,展现稻田的丰收与和谐。
  3. 路南路北皆秋水:强调了四周环境的变化,雨水的积聚使得乡村道路显得宁静而美好。
  4. 净洗行人屦上泥:最后一句象征着自然的洗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禾头相枕卧相依”,将稻穗比作相依的朋友,富有诗意。
  • 拟人:禾头的“相依”给人一种温情的感觉,使自然景观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非常工整,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点。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描绘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反映了农耕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田:象征丰收的季节,暗示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
  • 禾头:稻谷的象征,代表着生长与依偎,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秋水:象征着宁静与清新,反映了自然的洗礼与变化。
  • 行人屦:行人和鞋子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人类的活动,与自然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入秋田恰及时”意思是: A. 秋天的雨水对农田非常重要
    B. 秋天的雨水总是迟到
    C. 农田需要雨水

  2. “禾头相枕卧相依”中“相枕”的意思是: A. 互相依靠
    B. 互相推动
    C. 互相争夺

  3. 诗的最后一句“净洗行人屦上泥”反映了什么? A. 雨水的洗礼
    B. 行人的疲惫
    C. 秋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农田生活,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后者则强调隐逸与归真的思想。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