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

时间: 2025-01-07 23:59:51

十二重环閟洞房,愔愔危树俯回塘。

风迷戏蜨间无绪,露裛幽花冷自香。

绮席醉吟销桂酌,玉台愁作涩银簧。

梅青麦绿江城路,更与登高望楚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阴
晏殊 〔宋代〕

十二重环閟洞房,愔愔危树俯回塘。
风迷戏蜨间无绪,露裛幽花冷自香。
绮席醉吟销桂酌,玉台愁作涩银簧。
梅青麦绿江城路,更与登高望楚乡。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重重的春阴中,环绕着封闭的洞房,静谧的高树俯视着回塘。
微风中,戏蜨游动,心情却无从寄托,露珠打湿的幽花独自散发着清香。
华丽的席子上,醉酒吟唱消磨着桂花酒,玉台上愁绪如同涩涩的银簧。
梅花的青色与麦子的绿色交织在江城的路上,更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登高远望楚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环閟:指重重的围绕与封闭。
  • 愔愔:形容静谧、安静。
  • 戏蜨:指戏水的小蜻蜓。
  • :指沾湿。
  • 幽花:指清雅的花朵。
  • 绮席:华美的席子。
  • 桂酌:指桂花酒。
  • 涩银簧:形容音乐或情感的沉郁与涩滞。

典故解析:

  • “梅青麦绿”表现了春季的生机,梅花与麦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丰收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字仲明,号洧川,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及政治家,出生于宋仁宗时期。晏殊以清丽的词风著称,常常描绘优雅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代表作有《踏莎行》等。

创作背景: 《春阴》创作于春天,春阴之际,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春天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感伤。

诗歌鉴赏:

《春阴》是一首描绘春季景象的诗,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开头的“十二重环閟洞房”展现了闭塞而静谧的环境,仿佛隐喻着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人通过“风迷戏蜨”传达出一种惆怅的心境,风中蜻蜓的嬉戏与诗人无聊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接下来的“露裛幽花冷自香”则寄托了春天的生机与冷清的气息,露水打湿了花朵,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显示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接着“绮席醉吟销桂酌”,诗人借助饮酒吟唱来麻醉自己,试图逃避烦恼,然而“玉台愁作涩银簧”又恰恰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的“梅青麦绿江城路”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既有对春色的热爱,也有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深刻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二重环閟洞房”:形容深处的洞房,重重围绕,显得封闭而静谧。
  2. “愔愔危树俯回塘”:高耸的树木俯视着水塘,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3. “风迷戏蜨间无绪”:微风轻拂,小蜻蜓在空中飞舞,诗人的心情却无所寄托。
  4. “露裛幽花冷自香”:被露水沾湿的花朵,清冷却独自散发着香气,象征着孤独之美。
  5. “绮席醉吟销桂酌”:在华美的席子上,诗人醉酒吟唱,试图忘记烦恼。
  6. “玉台愁作涩银簧”:心中忧愁如同涩滞的音符,无法流畅表达。
  7. “梅青麦绿江城路”:春天的色彩交融,自然的美景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8. “更与登高望楚乡”:诗人渴望登高远望,向往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涩银簧”,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郁结。
  • 拟人:花朵“冷自香”,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出孤独的美。
  • 对仗:如“梅青麦绿”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内心的沉重。
  • 幽花:代表着孤独的美,暗示着诗人的情感状态。
  • 桂酌: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环閟”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开放的空间
    B. 封闭的环境
    C. 自然的景象
    D. 远方的故乡

  2. 诗中的“梅青麦绿”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冬季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表现诗人心情的意象是哪个? A. 小蜻蜓的嬉戏
    B. 露水打湿的幽花
    C. 华美的席子
    D. 登高望远的情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清明》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晏殊的《春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孤独与思考,但前者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象,后者则着重于酒中自省与情感的宣泄。通过对比,体现出不同诗人处理相似主题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晏殊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