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琼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1:09:02

曲榭回廊手伎喧,綵楼朱舫鼓声繁。

游人已著浓春去,不待歌长舞袖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榭回廊手伎喧,
綵楼朱舫鼓声繁。
游人已著浓春去,
不待歌长舞袖翻。

白话文翻译

在曲折的亭榭和回廊里,手中的乐器声喧闹不已,
彩楼和红舫上,鼓声欢快而繁盛。
游人们已经穿上了浓艳的春衣,
无需再等歌声悠长、舞袖飞扬。

注释

  • 曲榭:指曲折的亭子和长廊。
  • 手伎:乐器或表演的技艺。
  • 綵楼朱舫:彩色的楼阁和红色的小船。
  • 游人:指游玩的人们。
  • 浓春:形容春季的绚丽色彩。
  • 不待:不需要、无需。

典故解析

“上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通常与春游、踏青、洗春等活动相关。这首诗描绘了在上巳节的欢庆场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其词风华丽清丽,擅长抒情,特别是在春花秋月的描写上极具代表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的游宴之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春日游玩时的欢乐与轻松气氛。宋代的园林文化兴盛,诗人通过写游览的场景,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快的节奏描绘了春日游玩的盛况,展现了游人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首句“曲榭回廊手伎喧”,以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个欢快热闹的场景中,乐器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可以感受到春日的温暖和活力。接下来的“綵楼朱舫鼓声繁”让画面更为丰富,彩楼和朱舫的描写,突出了那种华丽与热闹的氛围。同时,诗人在最后两句提到“游人已著浓春去”,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示游人们已经沉浸在这浓厚的春意中,不再需要长歌唱舞来渲染气氛,活动的热烈自然而然。

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通过简单的描写传达出强烈的春日气息,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自得其乐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榭回廊手伎喧:描绘了游玩场所的布局和热闹场景,手伎的表演让氛围更为热烈。
  2. 綵楼朱舫鼓声繁:通过彩楼和红船的描绘,增强了视觉效果,鼓声的频繁则传递出欢庆的气氛。
  3. 游人已著浓春去:强调游人已经沉浸在春日的欢乐中,暗示时光的流逝。
  4. 不待歌长舞袖翻:游人们的欢愉无需长时间的歌舞来渲染,表明欢乐的氛围已经自发形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曲榭回廊”与“綵楼朱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美丽与游人的欢乐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欢快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榭回廊:象征着春日游玩的场所和人们的聚集。
  • 綵楼朱舫:代表着富丽堂皇的环境,突显节日的喜庆气氛。
  • 游人: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多姿多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元宵节
    • B. 上巳节
    • C. 中秋节
  2. “曲榭回廊”中的“曲榭”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亭子
    • C. 山丘
  3.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冬日雪景
    • B. 春日游宴
    • C. 秋天落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晏殊的这首诗更注重场景的细腻描写与氛围的渲染,而李白则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