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述怀》

时间: 2025-01-17 09:39:29

高城片雨外,倚棹乱蝉鸣。

远树他乡色,浮云过客情。

泉甘知早竭,木散得长生。

悔逐时人后,空将骨肉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城片雨外,倚棹乱蝉鸣。
远树他乡色,浮云过客情。
泉甘知早竭,木散得长生。
悔逐时人后,空将骨肉轻。

白话文翻译:

在高城外面,细雨飘洒,靠着船桨耳边传来蝉鸣声。
远处的树木映射着异乡的色彩,浮云则牵动着过客的情感。
泉水甘甜却知道早晚会枯竭,散落的树木却能获得长久的生命。
我后悔追随时人,结果只是轻视了自己的骨肉情分。

注释: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或高耸的建筑。
  • 倚棹:靠着船桨。
  • 乱蝉鸣:蝉声嘈杂,形容夏季的热闹。
  • 他乡色:异乡的风景颜色。
  • 浮云过客情:浮云象征着游子漂泊的心情,感叹过客的孤独。
  • 泉甘:泉水甘甜。
  • 木散得长生:树木散落却能获得长久的生命,暗指自然的生生不息。
  • 悔逐:后悔追随。
  • 骨肉轻:轻视亲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善继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华善继在舟中游览时,受自然景物与人生思考的启发,表达了对人生和亲情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舟中述怀》通过描绘舟中景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的开头以“高城片雨外”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细雨和蝉鸣的交织,既体现了自然的声音,又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接着,诗人通过“远树他乡色,浮云过客情”表达了对异乡的思念与游子的漂泊感。远处的树木与浮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树木象征着根植于土地的生命,而浮云则代表着无根的漂泊者,映射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后两句“泉甘知早竭,木散得长生”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生生不息。泉水终究会枯竭,而树木却能在散落中获得新生,暗喻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行“悔逐时人后,空将骨肉轻”表达了诗人的悔恨与反思。追逐世俗的名利,结果却轻视了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令人感慨万千。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城外的雨景和蝉鸣,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远树与浮云,表达了对故乡与漂泊的思考。
    • 第三句在自然与人生之间建立了联系,泉水的枯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而树木的长生则暗示了生命的延续。
    • 第四句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后悔追随时人而忽视了亲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泉甘”“木散”比喻人生的甘苦与变化。
    • 对仗:如“远树他乡色,浮云过客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亲情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反省。

意象分析:

  • 高城:象征着人的理想与追求。
  • 片雨:代表人生的种种外在困扰与内心的孤独。
  • 远树: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 浮云: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根。
  • 泉水与树木:分别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长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倚棹”是什么意思? A. 靠着船桨
    B. 划船
    C. 站立

  2. “泉甘知早竭”中“早竭”指的是什么? A. 泉水的甘甜
    B. 泉水会早早枯竭
    C. 泉水很少

  3. 诗人对追逐时人有什么感慨? A. 轻视自己的亲情
    B. 感到快乐
    C. 感到满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华善继的《舟中述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但华善继更侧重于亲情与归属感,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与情感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华善继研究》
  • 《古诗词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