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归客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囊橐依然负,烟波豁尔游。
穷秋多雨水,归棹几汀洲。
舣月无言坐,听梧不解愁。
退耕应在念,肯向客途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归客时的复杂情感。诗人描绘了归客的行囊依旧沉重,游子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自由漂游。深秋时节,雨水频繁,归来的舟只在几处滩头停留。月光下,诗人静坐无言,听着梧桐的声音,却无法解开心中的忧愁。诗人内心在思念着退耕的宁静生活,却不愿意在客途上停留。
注释:
字词注释:
- 囊橐(náng tuó):指装钱财和物品的袋子,意为负担。
- 烟波(yān bō):形容水面雾气弥漫、波光粼粼的景象。
- 穷秋:深秋的意思。
- 归棹:指归来的船桨。
- 汀洲:水边的小洲、沙滩。
- 舣月:指在月光下停船。
- 梧:指梧桐树,常用来象征离愁。
- 退耕:指归隐田园生活。
典故解析:
- 梧桐:古代有“梧桐树下,凤凰栖息”的说法,象征高洁和理想的居所;在此处表达了对孤独和忧愁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朋友或归客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归客的依依不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个人情感的重视。
诗歌鉴赏:
《赠归客》是一首充满离愁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细腻地抒发了对归客的眷恋与思念。开篇以“囊橐依然负”点明了归客的行囊依旧沉重,暗示着他心中的负担与责任。接着“烟波豁尔游”描绘出一幅开阔的水面图景,表现了归客在水上自由漂游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对比,既有自由又有沉重。
“穷秋多雨水”展示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雨水的频繁让归途显得更加艰难。接下来的“归棹几汀洲”则传达出归客在水面上停留的短暂与无奈,几处滩头的停留,仿佛隐喻着人生的暂时与无常。
“舣月无言坐,听梧不解愁”中的“舣月”意象清新,诗人在月光下静坐,虽没有言语,却在听梧桐的声音中感受到深深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最后一句“退耕应在念,肯向客途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繁华喧嚣的不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囊橐依然负:行囊依旧沉重,暗示归客的责任与负担。
- 烟波豁尔游:水面宽广,归客在此自由自在地游弋。
- 穷秋多雨水:深秋时节,雨水多,反映出时节的凄凉。
- 归棹几汀洲:归来的船只在滩头短暂停留,象征归途的无奈。
- 舣月无言坐:在月光下静静坐着,无言以对。
- 听梧不解愁:听着梧桐的声音,却无法解除心中的愁苦。
- 退耕应在念:心中向往着隐居田园的生活。
- 肯向客途留:不愿在繁华的旅途中停留,渴望回归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囊橐”比喻归客的负担,深刻而形象。
- 拟人:将“梧”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对仗:全诗在对仗方面表现得较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与归隐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感情的抒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囊橐:象征负担与责任。
- 烟波:象征自由与广阔。
- 汀洲:象征归途的短暂与无奈。
- 月:象征孤独与思考。
- 梧:象征离愁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囊橐”指的是什么?
- A. 轻松的旅行
- B. 沉重的负担
- C. 美好的回忆
- D. 自由的生活
-
“穷秋多雨水”中的“穷秋”意指?
- A. 深秋
- B. 春天
- C. 夏天
- D. 冬天
-
诗人最后一句“肯向客途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向往繁华
- B. 渴望归隐
- C. 对旅行的热爱
-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王之涣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董嗣杲的《赠归客》与王之涣的《送别》,两首诗都以送别为主题,但《赠归客》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送别》则更强调离别的感伤与对友人的祝福,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名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