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泊江城三首》

时间: 2025-01-19 14:53:27

归栖藉知旧,相视绝秦越。

无言叹生浮,尘鞅磨岁月。

数时苦驰鹜,百计学休歇。

芒鞋起庐峰,掀泥挑笋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泊江城三首
作者:董嗣杲 〔宋代〕

归栖藉知旧,相视绝秦越。
无言叹生浮,尘鞅磨岁月。
数时苦驰鹜,百计学休歇。
芒鞋起庐峰,掀泥挑笋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归来的栖息之所是我熟悉的地方,与朋友相视却仿佛隔着秦越之地。
无言中叹息着浮生的无常,尘世的磨难消磨着我的岁月。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苦苦追逐,百般计策也想要休息。
我穿着草鞋,走上庐山的峰顶,掀起泥土,挑起笋蕨。


注释:

字词注释:

  1. 归栖:回到栖息的地方。
  2. 藉知旧:熟悉的环境。
  3. 秦越:古代地名,表示距离的遥远。
  4. 无言叹生浮:无言中感叹生命的浮躁。
  5. 尘鞅:尘世的羁绊。
  6. 磨岁月:岁月的流逝和消磨。
  7. 苦驰鹜:艰辛地奔波追逐。
  8. 百计学休歇:想尽办法也想要休息。
  9. 芒鞋:草鞋,象征简朴的生活。
  10. 庐峰:庐山的高峰。
  11. 挑笋蕨:掘取春天的嫩笋和蕨菜,象征自然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秦越”是古代两地,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隔阂;“尘鞅磨岁月”则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感慨,体现出对岁月流逝和自身处境的深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反映个人生活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早期泊江之时,诗人感慨生活的无常与奔波,表现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感知,将诗人内心的浮躁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以“归栖”和“相视”引入,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与情感的疏离。“无言叹生浮”则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后两句转向自然,描绘了诗人穿着草鞋,走上庐山,参与自然生活的画面,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栖藉知旧:归来时的栖息之所是熟悉的地方,突出归属感。
  2. 相视绝秦越:与老友相对而坐却感受到深深的距离,暗示人际关系的疏离。
  3. 无言叹生浮:心中无言,只能叹息生命的虚浮,表达了对生命苦短的感慨。
  4. 尘鞅磨岁月:生活的压力和尘世的烦恼使自己慢慢消磨了岁月。
  5. 数时苦驰鹜:经历了漫长的奔波与追逐,表达了疲惫与不易。
  6. 百计学休歇:虽有诸多想法与计划,却始终无法得到休息。
  7. 芒鞋起庐峰:穿上草鞋,走上庐山,象征着一种简朴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8. 掀泥挑笋蕨:在自然中动手劳作,享受自然的馈赠,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归栖藉知旧,相视绝秦越”,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使用“芒鞋”、“泥”、“笋蕨”等意象,表现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芒鞋:象征着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2. 庐峰: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3. 笋蕨:春天的生机,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栖藉知旧”的意思是:
    A. 回到熟悉的地方
    B. 跑到新的地方
    C. 游历四方

  2. 诗中提到的“秦越”象征着:
    A. 自然的美好
    B. 人际关系的疏远
    C. 生活的富足

  3. 诗人穿草鞋和挑笋蕨的意图是:
    A. 享受田园生活
    B. 追逐名利
    C. 逃避现实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绘早晨的自然与心境。
  2. 王维的《山居秋暝》:反映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早发白帝城》与《早泊江城三首》均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晨景的描绘,后者则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白《诗集》
  2. 王维《山水诗选》
  3. 宋代诗人研究论文集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董嗣杲的《早泊江城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