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
七百支郎夜忍饥,木鱼闭口等君归。
还山大众空观喜,只有诚斋两首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七百位僧人忍受饥饿,静静地敲打着木鱼,等待着你(德璘)回归。回到山中的人们虽然空闲,却无所事事,只有诚斋写下的这两首诗能让他们欢喜。
注释:
- 七百支郎:指的是七百位僧人,"支郎"是古代对僧人的称呼。
- 木鱼:是一种佛教用具,僧人敲打它来帮助念经,表现出一种虔诚的态度。
- 闭口:指木鱼没有发声,暗示僧人们在静静等待。
- 大众:一般指的是寺院中的僧众。
- 诚斋:是指诗人自称,表达自己的身份。
典故解析:
- 天童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上有许多僧人在此修行。
- 木鱼:在佛教中,木鱼象征着对修行的专注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德璘监寺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僧众的关心,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诗人在宗教信仰上的虔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七百位僧人忍饥守静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德璘的期待和对修行的虔诚。木鱼的敲打声不仅是对时间的提醒,也是对德璘归来的期待。接着,诗人转向寺院中的其他僧众,他们虽然在山中空闲,却无所事事,表现出一种无聊和失落的情绪。这与前面的虔诚等待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待僧众生活的思考。
最后,只有诚斋的两首诗能够带来一些欢喜,表明诗歌在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两首诗,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宗教信仰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百支郎夜忍饥:描绘了一群僧人夜晚的情景,表现出他们的坚忍不拔。
- 木鱼闭口等君归:木鱼的静默暗示着僧人们的期待和对德璘的思念。
- 还山大众空观喜:众僧回山后,虽然空闲,却感到无聊,反映出他们内心的空虚。
- 只有诚斋两首诗:只有诗歌能带来安慰和愉悦,表现出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支郎”与“木鱼”,形成对称的结构。
- 拟人:将木鱼形象化,赋予它等待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们的虔诚和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的热爱,反映了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木鱼: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代表着等待与冥想。
- 山:象征着隐居和修行的环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志向。
- 诗:象征着文学和精神的寄托,表达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七百支郎”是指什么?
- A. 七百位僧人
- B. 七百位普通人
- C. 七百位学者
- D. 七百位商人
-
诗中“木鱼闭口”的意思是?
- A. 木鱼不再敲打
- B. 木鱼发出声响
- C. 木鱼被打碎
- D. 木鱼被遗忘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夜晚的静谧。
- 王维的《鹿柴》: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心境。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隐居的生活,但前者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对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