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枕屏风)》
时间: 2025-01-01 17:4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枕屏风)
作者:刘景翔 〔宋代〕
山翠晴岚曲曲偎。红香浮玉醉窝颓。
不烦人筑避风台。潇湘路,随意自徘徊。
春倦怕频催。琵琶私语近问谁来。
春风那隔锦云堆。梦中蝶,飞去又飞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山色翠绿,晴空下的山岚依偎着。红色的花香飘浮,让人醉沉在这温馨的气氛中,懒得再去建造避风的台子。走在潇湘的路上,心情随意徘徊。春天的倦怠让人不愿被催促。琵琶传来低语,似乎在询问来者是谁。春风轻拂,隔着锦绣的云朵。梦中那只蝴蝶,时而飞去,时而又飞回来。
注释
- 山翠:山的颜色青翠,形容春天的生机。
- 晴岚:晴天的山岚,指山间的雾气。
- 红香浮玉:指花香如红色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
- 窝颓:形容懒散的状态。
- 潇湘路:指潇湘一带的风景名胜。
- 琵琶私语:指琵琶声如低语般细腻。
- 锦云堆:形容如锦缎般华丽的云彩。
- 梦中蝶:代表梦境中的美好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景翔,宋代词人,活跃于北宋时期,以其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创作背景
《小重山》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惬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沉醉。此时社会安定,诗人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魅力。
诗歌鉴赏
《小重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心交融的画面。开头的“山翠晴岚曲曲偎”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青翠的山色与晴空的山岚展现了自然的和谐。随后的“红香浮玉醉窝颓”,则通过花香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醉人的氛围,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不烦人筑避风台”,诗人似乎在强调一种对生活的洒脱,宁愿在自然中随意徘徊,而不愿被世俗的繁琐所困扰。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然而“春倦怕频催”又透出几分懒散与疲惫,恰似人们在繁忙生活中难得的放松与享受。
“琵琶私语近问谁来”一句,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有一位知音正在期待着相聚。最后的“梦中蝶,飞去又飞来”则通过梦境中的蝴蝶,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让人对未来充满幻想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翠晴岚曲曲偎:描绘春天山的青翠和晴天的山岚,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红香浮玉醉窝颓:形象地描绘了春花的香气,传达出一种醉人心扉的感觉。
- 不烦人筑避风台:表达作者对世俗烦恼的无视,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潇湘路,随意自徘徊:强调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春倦怕频催:反映人们在春日中感受到的懒散与疲惫。
- 琵琶私语近问谁来:琵琶声如低语,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 春风那隔锦云堆:描绘春风轻柔,仿佛隔着美丽的云彩。
- 梦中蝶,飞去又飞来:象征着美好与自由,展现了梦境的奇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红香浮玉”描绘花香,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琵琶声拟人化,表达了情感的细腻。
- 对仗:全诗有较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激发了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翠:象征生机与希望,表现自然的美好。
- 红香:代表春天的花香,传达出生命的气息。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增添了诗的情趣。
- 蝶:象征自由与梦境,体现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景翔
- C. 杜甫
-
“山翠晴岚曲曲偎”中的“曲曲”指的是什么?
- A. 山的形状
- B. 风的方向
- C. 花的颜色
-
整首词传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悠然自得
- C. 忧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小重山》 vs. 《水调歌头》
-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小重山》更偏重于春天的细腻描写,而《水调歌头》则体现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