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时间: 2025-01-04 13:04:41

碧玉寒门产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明珠一斛坐陪茶。

容我见,容我饭胡麻。

倦返七香车。

重寻吴苑柳,石湖花。

今年愁到莫愁家。

黄金少,典去玉丫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玉寒门产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明珠一斛坐陪茶。
容我见,容我饭胡麻。
倦返七香车。
重寻吴苑柳,石湖花。
今年愁到莫愁家。
黄金少,典去玉丫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虽出自寒门,却宛如碧玉般的华美。她因误随红叶而去,飘然至天涯。明珠虽多,乃是陪伴清茶的陪衬。希望能再次见到她,享用胡麻饭。疲倦后乘坐七香车,重回吴苑寻找垂柳,石湖的花影。今年的愁苦却已来到莫愁家,黄金不再,玉丫叉也被典当。

注释:

  • 碧玉:指美丽的女子,寓意她的美貌如碧玉般珍贵。
  • 寒门:贫寒家庭,指女子出身。
  • 丽华:美丽的花朵,引申为美貌的女子。
  • 明珠一斛:形容美好事物的丰盈,这里指陪伴的女子。
  • 七香车:一种豪华的马车,象征着富贵。
  • 吴苑:指古代名园,典型的江南园林。
  • 莫愁家: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或人,寓意愁苦的源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璱,号秋崖,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词及散文见长,个人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龚自珍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情感上也感到孤独,故而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碧玉寒门产丽华”,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更暗示了她的出身与命运的无奈。随后,诗人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合,提到“红叶”与“天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爱情的追寻。诗中“明珠一斛坐陪茶”,则通过富贵与清淡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而“容我见,容我饭胡麻”则流露出一种渴望和期待,显示了对生活中简单幸福的向往。

后面的“倦返七香车”和“重寻吴苑柳,石湖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尤其是“吴苑柳,石湖花”,不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对美好记忆的追索。最后一句“今年愁到莫愁家”,则是一种无奈与痛苦的倾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绝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之间,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玉寒门产丽华”:出自寒门的女子如碧玉般美丽。
  2.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她因误随秋叶而远去,象征离别与追忆。
  3. “明珠一斛坐陪茶”:明珠虽多,最终只是陪衬,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感。
  4. “容我见,容我饭胡麻”:希望再次相见,渴望简单的生活。
  5. “倦返七香车”:疲惫后想乘坐华车,象征奢华与疲惫的对比。
  6. “重寻吴苑柳,石湖花”:重温旧地的美好回忆,反映对过去的向往。
  7. “今年愁到莫愁家”:愁苦已来,暗示无处可去的孤独感。
  8. “黄金少,典去玉丫叉”:物质的匮乏与情感的失落交织,体现出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碧玉”,增强其美丽形象。
  • 对仗:如“明珠一斛”与“陪茶”,对称工整,富有韵律感。
  • 象征:通过秋叶与远去的意象,象征离别与追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孤独与困境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象征纯洁与珍贵,代表美丽女子。
  • 红叶:象征秋天,暗示离别与时光的流逝。
  • 明珠:象征珍贵的事物,这里暗示对爱情的珍视。
  • 吴苑柳、石湖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回忆,表达对过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玉”指代什么?

    • A. 一种宝石
    • B. 一位女子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饮品
  2. 诗人对“红叶”的描写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逝去的时光
    • C. 丰收的季节
    • D. 友情的深厚
  3. “七香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与疲惫
    • C. 旅行
    • D. 战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更为豪放的笔调探讨人生与思乡之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龚自珍全集》
  • 《清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