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

时间: 2025-01-19 12:50:53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亭 林景熙 〔宋代〕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白话文翻译:

在清秋时节,我心中还有些许思绪,日暮时分依然停留在溪边的亭子里。高高的树梢上,月亮初升,显得有些苍白,微风吹来,我酒意半醒。独自一人穿过落叶堆,悠闲地坐着数着飞舞的萤火虫。不知从何处传来了渔歌的声音?只见远处水边有一盏孤灯。

注释:

  • 清秋:指秋天的景色清澈明朗。
  • 馀思:未尽的思绪。
  • 溪亭:溪边的亭子。
  • 月初白:月亮初升,光线尚不强烈,显得苍白。
  • 微风酒半醒:微风吹来,酒意稍稍消退。
  •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 渔歌:渔民唱的歌曲。
  • 孤灯:单独的一盏灯。
  • 远汀:远处的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梦窗,南宋末年至元初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诗人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秋日暮时分,独自在溪亭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秋日暮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溪亭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一句,既描绘了月色的苍白,又表达了诗人酒意半醒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则进一步以动衬静,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周围的自然景物,加深了这种宁静和孤寂的感受。最后两句“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以渔歌和孤灯为点睛之笔,增添了一丝乡愁和远方的遐想,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清秋时节仍有未尽的思绪,日暮时分依然停留在溪边的亭子里。
  2.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描绘了高高的树梢上,月亮初升,显得苍白,微风吹来,诗人酒意半醒。
  3.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诗人独自一人穿过落叶堆,悠闲地坐着数着飞舞的萤火虫。
  4.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不知从何处传来了渔歌的声音,只见远处水边有一盏孤灯。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高树月初白”中的“月”被拟人化,赋予了它苍白的色彩。
  • 对仗: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行”与“闲坐”,“穿落叶”与“数流萤”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清秋日暮时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秋:象征着清澈明朗的季节。
  • 溪亭:代表着宁静的休憩场所。
  • 月初白:描绘了月色的苍白,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微风:带来凉爽,也象征着诗人的清醒。
  • 落叶:代表着秋天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
  • 流萤:象征着夜晚的生机和诗人的闲适。
  • 渔歌:代表着乡愁和远方的遐想。
  • 孤灯:象征着孤独和远方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树月初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亮初升 B. 树叶苍白 C. 树梢高耸 D. 风力微弱

  2.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兴奋 C. 忧郁 D. 宁静

  3. 诗中“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中的“渔歌”和“孤灯”分别象征什么? A. 乡愁和孤独 B. 欢乐和希望 C. 宁静和远方 D. 忧郁和迷茫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秋日的宁静景色,与林景熙的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林景熙的《溪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林景熙的诗更多了一丝孤寂和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林景熙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作品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