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牟书事》
时间: 2025-01-01 15:2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贞牟书事
作者: 陈与义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
仲春水不丽,禽鸣清昼风。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留侯在辟谷的岁月里,汉朝的鼎盛已成历史。子真(指张良)虽然有过高超的智慧与谋略,却不再卖弄自己的才华,淡然隐居于市井之间。神仙并不是与常人有多大不同,他们本质上都是英雄。对于世事的关心与放弃,何必拘泥于相同的选择。我眷恋这贞牟的山野,想要在此安静地度过我的余生。苍山在雨中显得高耸,草溪旁的景色丰盈。仲春的水流虽不如夏日那样美丽,但鸟鸣声在清风中却显得格外动听。祸福相依,如同一根绳子的两端,解开后反而显得身心轻松。荣耀与富贵其实并不值得追求,孤独与贫穷也不必害怕。
注释:
- 留侯:指汉朝的张良,他是刘邦的重要谋士。
- 辟谷:一种修行方式,意为不食五谷,追求长生。
- 子真:指张良的字,意为“子真”。
- 神仙:这里指隐士或追求超然境界的人。
- 贞牟:地名,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场所。
- 苍山:高耸的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85-1135),字义父,号澹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以清新高远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在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思考个人的处世哲学,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贞牟书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留侯和子真,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光辉与隐退后的平淡,暗示了成功与名利的无常。接下来的“神仙非异人”,则引出了一种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英雄的理解,认为他们并非特例,而是常人中的佼佼者。
在诗的中段,作者对世事的抚摸与放弃进行反思,展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探索。贞牟的山野为其提供了宁静的栖息之所,诗人希望在此安度余生。此处的自然描写,苍山、雨、草溪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结尾处,作者点明了荣华与寂寞的关系,认为荣华并不等同于贵重,寂寞也并非贫穷。这里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珍视内心的宁静,超越表面的浮华。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提到张良在隐退后对历史的反思,汉朝的辉煌已成往事。
-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张良不再展示才华,选择平淡的生活。
-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强调那些追求超脱的人其实是普通人,英雄本色。
- 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对世事的看法是个人选择,何必拘泥于同样的标准。
-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表达对贞牟自然环境的向往,想要在此安静度过余生。
-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描绘自然景色,象征宁静与丰盈。
- 仲春水不丽,禽鸣清昼风:仲春时节的景象,虽然水不如夏日美丽,但鸟鸣声清脆动听。
-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祸与福如绳索的两端,解开后感到身心轻松。
-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荣华并不值得追求,孤独也不应被视为贫穷。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 比喻:用“祸福两合绳”比喻生活中的得失交织。
- 意象:自然景象如“苍山”、“草溪”等,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意象分析:
- 苍山:象征着高远与坚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雨中:雨水带来生机,也象征着洗净世俗的烦恼。
- 草溪: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丰盈,映射诗人内心的安宁。
- 仲春:强调时节的变换,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贞牟书事》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与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留侯”指的是谁?
- A. 刘备
- B. 张良
- C. 曹操
- D. 诸葛亮
-
诗中提到的“荣华信非贵”的意思是什么?
- A. 荣华是珍贵的
- B. 荣华并不值得追求
- C. 荣华是短暂的
- D. 荣华是必要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陈与义的《贞牟书事》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对哲理的探讨,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选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诗歌背景与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提供了古典诗词的解析与欣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