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闻猿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瘦尽腰围不为诗,良辰流落自成衰。
也知客里偏多感,谁料天涯有许悲。
汉塞角残人不寐,渭城歌罢客将离。
故应未抵闻猿恨,况是巫山庙里时。
白话文翻译:
我为了写诗而瘦得腰围都没有了,良辰美景却让我心情愈加沉重。
我知道在外地的人情感总是丰富,但没想到天涯的悲伤竟是如此之多。
在汉塞的角落里,旅人无法入眠;渭城的歌声刚刚停止,客人就要离去。
应该是未曾抵达的猿声带来的悲伤,更何况是在巫山庙中所感受到的那份惆怅。
注释:
- 瘦尽腰围: 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消瘦,强调对诗的追求。
- 良辰流落: 美好的时光却随意流逝,使人感到无奈。
- 天涯有许悲: 远方的旅途中有许多的悲伤情绪。
- 汉塞: 指汉代的边塞,象征离愁别绪。
- 渭城: 指渭河流域的城市,寓意别离之地。
- 巫山庙: 巫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庙是祭祀的地方,象征着思念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诗中之圣”。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际,诗人常年漂泊在外,感慨思乡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诗歌鉴赏:
《闻猿》是一首抒发旅途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作。开头以“瘦尽腰围不为诗”引入,诗人以自我消瘦的状态形象地表现出对诗歌的执着与追求,而良辰美景的流逝则映衬出他心中的忧伤与无奈。接下来,诗人感慨在外地的人常常情感丰富,但没想到天涯的离愁竟是如此沉重。诗中提及“汉塞”和“渭城”,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寂寥与旅途的离别,更是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国家和时代的思考。
通过对猿声的提及,诗人将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悲哀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巫山庙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念与惆怅,展示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渺茫。整首诗在意象的交融与情感的渲染中,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尽腰围不为诗: 表达了诗人为诗歌所付出的代价,强调对创作的执着。
- 良辰流落自成衰: 讲述美好时光的流逝与自我情绪的消沉。
- 也知客里偏多感: 说明身在异乡的人往往感情丰富,感慨万千。
- 谁料天涯有许悲: 出乎意料的悲伤在远行中随处可见。
- 汉塞角残人不寐: 描绘边塞孤寂的环境,表现旅人的不安与失眠。
- 渭城歌罢客将离: 别离之际,歌声已然停止,愈加显得凄凉。
- 故应未抵闻猿恨: 猿声未抵达,却已感受到深深的恨意。
- 况是巫山庙里时: 借巫山庙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瘦尽腰围”比喻因思虑而消瘦,形象生动。
- 拟人: “良辰流落”赋予时间以情感,使得时光的流逝更具悲剧色彩。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猿: 代表孤独与哀愁,象征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 巫山: 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美好与遗憾。
- 良辰: 美好的时光,象征着易逝的青春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瘦尽腰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诗的热爱
B. 对食物的渴望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向往 -
“汉塞角残人不寐”中提到的“人”主要指什么?
A. 旅人
B. 政客
C. 农民
D. 战士 -
诗中提到的“巫山庙”象征着什么?
A. 祭祀的场所
B. 思念与惆怅
C. 友谊的象征
D. 战争的遗址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闻猿》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在旅途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现更为豪放,而陆游则更为细腻、沉郁。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