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6:4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二
作者: 聂树楷 〔清代〕
行李半肩,黄衫紫缰,为汗漫游。正风沙眯目,卢龙塞外,雪花如掌,鸭绿江头。禅榻吹箫,伎堂说剑,名动燕云十六州。津梁倦,悔杜陵偃蹇,老托诸侯。无端蹴碎金瓯,趁鼙鼓声中返故丘。更梁园宾客,屡陪赋咏,华阳掌故,乘暇搜求。万事浮云,一场春梦,飞抢榆枋羡莺鸠。桄榔杖,步栖霞涵碧,老辈风流。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位旅行者,肩上背着行李,身着黄衫紫缰,漫游在风沙中,眼睛眯起,身处卢龙塞外,这里雪花纷飞,鸭绿江边。禅榻上吹着箫,伎堂中说着剑,声名远扬,传遍燕云十六州。渡口疲惫,悔恨早年在杜陵的懒散,年老后却托身于诸侯之下。无缘无故地踢碎了金瓯,趁着鼓声回到故乡小丘。更有梁园的宾客,常常陪伴着赋诗吟咏,华阳的古籍,在闲暇中细细寻求。万事皆如浮云,犹如一场春梦,恍惚之间飞抢着榆树和枋树,羡慕那莺和鸠。手持桄榔杖,步履轻盈地游走在霞光映照的碧水之中,老一辈的风流韵事。
注释
- 黄衫紫缰:指穿着黄衣服,缰绳是紫色的,暗示一种身份或地位。
- 卢龙塞外:指的是卢龙的边境地带,暗示远行之地。
- 雪花如掌:形容雪下得很大,雪花像掌心一样。
- 津梁:渡口或桥梁的意思。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这里指代隐居生活的无奈。
- 金瓯:指一种精美的瓷器,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榆枋:榆树和枋树,常用来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树楷,清代诗人,生于嘉庆年间,崇尚文采与雅致,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观为主。他的诗风雅致,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生感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其二》创作于清代,诗中反映了个人的旅行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旅行者的视角,描绘了人生的旅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行李半肩,黄衫紫缰”展现了旅行者的形象,表达了他在追求自由与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通过对风沙、雪花和江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中多次提及的“禅榻吹箫”和“伎堂说剑”等意象,展现了当时的文人雅士生活,反映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尤其是“万事浮云,一场春梦”的句子,传达了人生短暂而又虚幻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最后,诗人以“桄榔杖,步栖霞涵碧”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李半肩,黄衫紫缰,为汗漫游:描绘旅行者的形象,带着行李,身穿黄衫,缰绳是紫色的,暗示他正在为自由而游历。
- 正风沙眯目,卢龙塞外,雪花如掌,鸭绿江头:描述旅行者在风沙中眯着眼,身处卢龙塞外,雪花纷飞,营造出一种艰难的旅行环境。
- 禅榻吹箫,伎堂说剑,名动燕云十六州: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文化氛围浓厚,声名远扬。
- 津梁倦,悔杜陵偃蹇,老托诸侯:表达对年轻时懒散生活的悔恨,年老后依附于他人的无奈。
- 无端蹴碎金瓯,趁鼙鼓声中返故丘:意象丰富,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归乡的渴望。
- 更梁园宾客,屡陪赋咏,华阳掌故,乘暇搜求:描绘与友人的吟咏互动,表现对古典文化的追求。
- 万事浮云,一场春梦,飞抢榆枋羡莺鸠:总结人生的无常和梦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羡慕。
- 桄榔杖,步栖霞涵碧,老辈风流:表现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传达对过去风流韵事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事浮云”,将人生的短暂比作浮云。
- 对仗:如“禅榻吹箫,伎堂说剑”,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飞抢榆枋羡莺鸠”,赋予自然物象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旅程的思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李:象征人生的负担和经历。
- 雪花:象征纯洁与时间的流逝。
- 榆枋:代表自然的美丽和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行李半肩”中的“行李”指什么? A. 旅行的工具
B. 生活的负担
C. 个人物品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雪花如掌”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风沙
B. 雪的纷飞
C. 江水
答案:B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兴奋
C. 逍遥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与《沁园春 其二》的比较:两者都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直接,而《沁园春 其二》则通过旅行的视角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