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忆江南》

时间: 2025-01-04 11:03:48

盘之所,春蝶舞晴暄。

溪傍野梅根种玉,墙围修竹笋生鞭。

深院待回仙。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

犹记五星丁卯聚,更迟几岁甲申连。

快活共千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忆江南
作者:刘辰翁 〔宋代〕

盘之所,春蝶舞晴暄。
溪傍野梅根种玉,
墙围修竹笋生鞭。
深院待回仙。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
犹记五星丁卯聚,
更迟几岁甲申连。
快活共千年。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蝴蝶在盘子上飞舞。
溪边的野梅扎根,长出如玉般的花朵,
墙边的修竹长得像青竹笋一样。
在深邃的院落中等待着仙女的归来。
嘉熙年间的美好,已经是四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我仍然记得五星丁卯那年聚会的情景,
再晚几岁就是甲申年了。
我们一起快乐地度过了千年时光。

注释

  • 盘之所:比喻美好的地方。
  • 春蝶:春天的蝴蝶,象征生机与活力。
  • :形容梅花的洁白和美丽。
  • 修竹:生长茂盛的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 嘉熙:指宋理宗嘉熙年间(公元1237年-1240年)。
  • 五星丁卯:指的是五个星宿,丁卯则是中国的干支纪年,特指某一年。
  • 甲申:同样是一个干支纪年,指的是某一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子安,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望江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更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在春天的晴空下,蝴蝶的舞蹈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呈现给读者。溪边的野梅、墙围的修竹,分别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图景。

而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诗人却隐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提到“嘉熙好,四十二年前”,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五星丁卯的聚会,甲申年的连结,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最后一句“快活共千年”,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尽管人生无常,诗人仍希望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在自然景致和人际情感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具有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盘之所,春蝶舞晴暄:在美丽的地方,春天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2. 溪傍野梅根种玉:溪流旁的野梅扎根生长,花朵如同玉石般洁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3. 墙围修竹笋生鞭:围墙内修竹生长得如同竹笋,象征着生命力的强大与生机勃勃。
  4. 深院待回仙:在幽深的院落中,等待着仙女的归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回忆嘉熙年间的美好,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6. 犹记五星丁卯聚:依然记得那年五星聚会的情景,增添了人际间的情感深度。
  7. 更迟几岁甲申连:再晚几岁就是甲申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8. 快活共千年:希望与朋友共享快乐的时光,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蝶舞晴暄”将蝴蝶的舞姿比作春天的活力。
  • 拟人:通过“待回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语句工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蝶:象征生命与活力。
  • 野梅:代表纯洁与自然的美。
  •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深院:代表宁静与悠闲的生活环境。
  • 嘉熙:象征美好的往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中,诗人是怀念哪个时期?

    • A) 现在
    • B) 过去
    • C) 未来
    • D) 不确定
  3. 诗中提到的“五星丁卯”指的是哪个方面?

    • A) 天文
    • B) 地理
    • C) 干支纪年
    • D) 文化

答案

  1. A) 春天
  2. B) 过去
  3. C) 干支纪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的《望江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但刘辰翁的词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苏轼则更注重哲理和人生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李白与唐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