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4 10:17:58

姑苏泛酒人归日。

香梦还相忆。

一枝秾艳是芙蓉。

才涉秋江来采去匆匆。

腰缠十万休夸也。

风月原无价。

好花如旧隔横塘。

不道年时城郭已沧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泛酒人归日。香梦还相忆。一枝秾艳是芙蓉。才涉秋江来采去匆匆。腰缠十万休夸也。风月原无价。好花如旧隔横塘。不道年时城郭已沧桑。

白话文翻译:

在姑苏的水边,酒客们归来的日子,香甜的梦依旧让我想念。一枝妩媚娇艳的芙蓉花,刚刚渡过秋江匆匆来采摘。即使腰中缠绕着十万贯的财富,也无须夸耀,风月本来就没有价格。美丽的花朵依旧在横塘那边,只是不知年时的城郭已然沧桑。

注释:

字词注释:

  • 姑苏:即苏州,古代著名的水乡城市。
  • 泛酒:饮酒、聚会的意思。
  • 香梦:美好的梦境,常用以比喻思念。
  • 秾艳:形容花朵的艳丽。
  • 芙蓉:指荷花。
  • 腰缠十万:指拥有很大的财富。
  • 风月:指自然界的美好景致,常用来形容情感的寄托。
  • 横塘:指横跨的池塘。

典故解析:

  • “风月原无价”:出自于古代文人对风景、情感的理解,强调精神上的享受远胜于物质财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步墀,清代诗人,生活在苏州地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虞美人》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姑苏泛酒人归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姑苏的水边是文人雅士嬉游畅饮的地方,而这一切似乎都在日落时分归于平静。接下来的“香梦还相忆”,则暗示了对往昔的思念与怀念,似乎那段美好的时光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境。

“芙蓉”象征着纯洁与美丽,但“才涉秋江来采去匆匆”一句则透出一丝惆怅,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变得短暂而匆忙。接下来的“腰缠十万休夸也”,则进一步揭示了财富的无意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精神与情感的价值远胜于物质的累积。

最后两句“好花如旧隔横塘。不道年时城郭已沧桑。”则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依然存在的感慨,但又无奈地意识到,现实的城市已经经历了沧桑的变化,无法回到从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首词在情感上展现了深刻的怀旧与无奈,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姑苏泛酒人归日。”:描绘出一个热闹的场景,酒客们在姑苏的水边聚会归来,表现出一种欢快的生活气息。
  2. “香梦还相忆。”:通过“香梦”暗示过去美好的记忆,表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3. “一枝秾艳是芙蓉。”:用“芙蓉”表现美丽的女子或景物,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4. “才涉秋江来采去匆匆。”:秋季的江水流淌,表现出时间的匆忙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5. “腰缠十万休夸也。”:财富的无意义,强调内心的追求与情感的价值。
  6. “风月原无价。”:表明风景与情感是无价之宝,超越了物质欲望。
  7. “好花如旧隔横塘。”:美丽的花仍然存在,但隔着时间的距离。
  8. “不道年时城郭已沧桑。”:感慨城市的变迁与岁月的无情,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比作美好事物,象征青春。
  • 对仗:整首词的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风月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景观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物质财富的漠然,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价值观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姑苏:象征着文化和历史。
  • :象征着欢聚与人生的享受。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秋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姑苏泛酒人归日”中提到的地点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苏州
    • D. 杭州
  2. “腰缠十万休夸也”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物质的鄙视
    • C. 对财富的自豪
    • D. 对生活的无奈
  3. 全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 C. 对城市的热爱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虞美人》都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而后者则融合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