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时间: 2025-01-17 09:18:14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作者: 张镃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寒色,表现了在这片寒冷的地方,竹杖和松根作为枕头的宁静与舒适。诗人解开衣襟,轻松地在阳光下休息,似乎获得了秦朝的安逸。微风轻轻地吹来,香气飘散,青色的雨水尚未干透。整夜在岩石旁入梦,手中藏着丹药,寓意着追求与希望。

注释:

  • 郁郁:形容茂盛、繁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寒冷的景色。
  • :盘旋、盘绕的意思,此处指竹杖在此地的安稳。
  • 解衣:指脱去外衣,表示轻松自在。
  • 轻盾日:这里的“轻盾”可理解为轻松的防护,象征一种舒适的状态。
  • 假盖:借用、依靠的意思,指依靠着某种环境或条件。
  • 香宿:香气弥漫的地方,表示环境的优雅。
  • 青留:青色的水滴,象征着清新。
  • 根窍:根部的缝隙,隐喻着深厚的内涵。
  • 藏丹:指手中藏着丹药,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张镃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杖”和“松根”为引子,描绘了诗人置身于寒冷冬季的宁静场景。诗的前两句通过“郁郁凌寒色”和“来宜此地蟠”,表现出一种沉稳而又茂盛的自然景象,仿佛在说这里的竹杖和松根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接下来的“解衣轻盾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他在阳光下的惬意与轻松,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则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安逸的环境中,生活依然有其复杂与不易。最后一句“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更是将意象升华,象征着追求理想与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郁凌寒色:描绘冬天的景色,体现自然的寒冷与生机并存。
  • 来宜此地蟠:竹杖在此地生长得很好,暗示生命的坚持。
  • 解衣轻盾日:诗人在阳光下轻松自在,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 假盖得秦官:用秦官的安逸来比喻此刻的宁静与满足。
  • 香宿风微堕:环境中香气与微风相伴,增添了诗的情感氛围。
  • 青留雨未乾:雨水未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通宵岩侧梦:整夜在岩石旁入梦,寓意追求理想与内心的宁静。
  • 根窍手藏丹:手中藏丹,象征着追求长生与理想,表达出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情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深度。
  • 拟人:通过“香宿”、“青留”等描写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竹杖: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 松根:象征着深厚的根基与安稳。
  • 寒色: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坚韧。
  • 阳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香气:代表生活的美好与优雅。
  • 丹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长生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解衣轻盾日”中的“轻盾”指的是什么?
    A. 轻松的心情
    B. 轻便的防护
    C. 轻柔的阳光
    D. 轻快的步伐

  3. 诗中提到的“丹药”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友情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强调壮丽与豪情,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
  • 李白《月下独酌》: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孤独的体验,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