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

时间: 2025-01-01 13:51:47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

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
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白话文翻译

落日时分,风雨交加,秋天的鸿雁正飞过。
我忍受不了这离别的忧愁,旅馆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又要什么时候才能离去,我知道你我之间的音信已经疏远。
只是在我的箱子里,空有许多你的赠信,常常看到王右军的书信。

注释

  • 落日:夕阳西下,象征时间流逝与离别的愁绪。
  • 鸿雁:秋天迁徙的候鸟,常用于表达思乡与离愁。
  • 离忧:离别的忧愁。
  • 旅馆:旅途中暂居的地方,意味着孤独与不安。
  • :对朋友或亲人的称呼。
  • 音信疏:联系稀少,音信不通。
  • :指箱子,这里指存放信件的地方。
  • 右军书: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常被人珍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701年-765年),字达夫,号寒山,唐代著名诗人,与王之涣、王维齐名,擅长边塞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多描绘战争与思乡之情,具有豪情与苍凉的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高适的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在唐代,诗人常常在旅途中写诗,借以抒发对家乡和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途中寄徐录事》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首句“落日风雨至”,描绘了一个即将结束的日子,夕阳与风雨交织,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情绪。接着,诗人以“秋天鸿雁初”引入鸿雁的意象,鸿雁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暗示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旅馆本是暂时落脚之地,但在此情此景下,却显得格外孤单。“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受到与友人之间的距离,音信稀疏让他倍感失落。

最后两句“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通过提到王羲之的书法,表达了对文化的追求与友谊的珍视,尽管空有赠信,却依然无法填补心中的孤独。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高适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友情。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落日风雨至:夕阳西下,风雨交加,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 秋天鸿雁初:秋天是鸿雁南飞的季节,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离忧不堪比:离别的忧愁无法承受,与旅途的孤独形成对比。
    • 旅馆复何如:旅馆里的孤独感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 君又几时去:对友人的关心,询问何时离去。
    • 我知音信疏:感受到与友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薄。
    • 空多箧中赠:虽有许多赠信,但无实际的陪伴。
    • 长见右军书:常常见到王羲之的书法,表达对文化的追求与思念。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鸿雁比喻离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排比:通过对比展现旅馆的孤独与离别的悲伤。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离别的愁绪,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开始。
  • 风雨:代表不安和忧愁的氛围。
  • 鸿雁:象征思念与离愁。
  • 旅馆:表现孤独与无奈。
  • 右军书:代表高雅的友情与文化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在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 A. 思乡
    • B. 离愁
    • C. 战争
    • D. 友谊
  2. 诗人提到的“右军书”是指谁的书法?

    • A. 王羲之
    • B. 颜真卿
    • C. 张旭
    • D. 苏东坡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高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虽然都描绘了孤独和离愁,但高适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之涣则偏向豪放的气概。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却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