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歌 和西樵语业》
时间: 2025-01-14 21:5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人歌 和西樵语业
推衾起。正小院阴阴,穿帘风细。旧游京洛,载酒共嘉会。三年别后人空老,苦语殷勤寄。料伊行愁结眉尖,恨盈牍尾。相访了无计。叹身似浮云,欲行且止。梦里壶山,倒映素波际。扁舟来趁看花约,可定今生事。告天天忍负,花间一醉。
白话文翻译
轻轻推开被子起床,正值小院子里阴凉,细细的风穿过帘子。回想起以前在京城洛阳的游玩,曾经载酒共欢聚。三年分别后,如今人已苍老,心中苦涩的言语却总是寄托。猜测她在旅途中愁苦,愁眉紧锁,书信中满是怨恨。互相拜访却无计可施,叹息自己如同浮云,想走却又止步不前。梦中见到壶山,倒映在清澈的水波之中。小舟来此,趁着赏花的约定,是否能定下今生的事?对天发誓不忍心负了,花间饮醉一场。
注释
- 推衾起:轻轻推开被子起床。
- 小院阴阴:阴凉的小院。
- 穿帘风细:细细的风从帘子里吹进来。
- 旧游京洛:曾经游玩的京城洛阳。
- 载酒共嘉会:一起喝酒共度欢聚时光。
- 三年别后人空老:三年分别后,人已苍老。
- 苦语殷勤寄:寄托的言语中满是苦涩与殷勤。
- 料伊行愁结眉尖:猜测她在旅途中愁苦。
- 恨盈牍尾:书信中满是怨恨。
- 叹身似浮云,欲行且止:叹息自己如同浮云,想走却又无法前行。
- 梦里壶山:梦中见到的壶山。
- 倒映素波际:在清澈的水波中倒影。
- 扁舟来趁看花约:小舟来此,趁着赏花的约定。
- 告天天忍负:对天发誓不忍心负了。
- 花间一醉:在花间醉酒一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为主,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多受李白、杜甫的影响,注重情感的真挚与直白。
创作背景
《玉人歌 和西樵语业》创作于作者思念故人、感慨时光流逝之际。诗中描绘了友人三年未见的思念之情,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场景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使得思念之情愈发真切。
诗歌鉴赏
《玉人歌》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推衾起”引入,既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接着,“正小院阴阴,穿帘风细”描绘出一个清幽的小院,细风轻拂,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恬静。
诗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作者对往昔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三年的分别,让人感到岁月无情,也使得人们在回忆中更加珍惜曾经的相聚。诗中“料伊行愁结眉尖,恨盈牍尾”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心与惋惜,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通过梦境中的壶山与水波,展现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寻。对于未来的期盼与对当下的感慨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思。
总的来说,《玉人歌》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与真挚的情感流露,成为了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推衾起:轻轻推开被子,起床。
- 正小院阴阴,穿帘风细:小院阴凉,细风轻拂。
- 旧游京洛,载酒共嘉会:回忆起在京洛的欢聚时光。
- 三年别后人空老,苦语殷勤寄:三年分别后,感叹人已苍老,心中苦涩的言语寄托。
- 料伊行愁结眉尖,恨盈牍尾:猜测她在旅途中愁苦,信中满是怨恨。
- 相访了无计:互相拜访却无计可施。
- 叹身似浮云,欲行且止:叹息自己如浮云,想走却又止步。
- 梦里壶山,倒映素波际:梦中见到壶山,清波倒影。
- 扁舟来趁看花约:小舟来,趁着赏花的约定。
- 可定今生事:是否能定下今生的事。
- 告天天忍负,花间一醉:对天发誓不忍心负了,花间饮醉一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云,象征无常。
- 拟人:细风似乎有温柔的感情。
- 对仗:如“欲行且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美好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院:象征宁静与隐逸。
- 壶山:象征理想与向往。
- 扁舟:象征自由与游历。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和洛阳
- B. 南京和苏州
- C. 上海和杭州
- D. 西安和成都
-
“推衾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忧伤
-
诗中“叹身似浮云”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愤怒
- B. 无常
- C. 友谊
- D. 旅行
答案
- A. 北京和洛阳
- B. 孤独
- B. 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玉人歌》均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月夜忆舍弟》更侧重于亲情,而《玉人歌》则集中于友情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