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立雪图》

时间: 2025-01-06 09:01:00

堂下心如铁,庵中语似雷。

有人参此语,三个一坑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立雪图
堂下心如铁,庵中语似雷。
有人参此语,三个一坑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世事的洞察。诗中提到“堂下心如铁”,意指心如铁石般坚硬,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坚定态度;而“庵中语似雷”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最后一句“有人参此语,三个一坑埋”则可能暗喻那些听到真理却无法承受的人,结局是被埋葬,表明人们对真理的逃避与无能为力。

注释:

  • 心如铁:形容内心坚定,毫不动摇。
  • 语似雷:指说话的声音如同雷鸣,形容语气激烈或情绪激动。
  • 三个一坑埋:可能是指有三个人听了这些话,但最终都无力承受,象征着对真理的无能为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阮亭,浙江嘉兴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感悟与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题立雪图》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雪景,寄托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与内心的坚韧。

诗歌鉴赏:

《题立雪图》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堂下心如铁”运用比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这种坚韧不仅是对生活的态度,亦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接着“庵中语似雷”,则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激荡情绪,似乎在对世俗的纷扰发出愤怒的呐喊。这种情绪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真理的渴求。最后的“有人参此语,三个一坑埋”则用隐喻的方式,揭示了人们面对真理时的无能为力与逃避心理,令人深思。整首诗虽然短小,却通过精炼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下心如铁:表达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象征着对生活的决心。
  • 庵中语似雷: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 有人参此语:暗示有听到诗人所言的人。
  • 三个一坑埋:象征那些无法接受真理的人,最终被埋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如铁”,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将语气比作雷,赋予了声音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坚韧与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人性的反思,揭示了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真理的逃避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不拔的内心。
  • :象征激烈的情感与内心的冲突。
  • :象征那些被埋没的真理与逃避现实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如铁”形容的是哪种情感? A. 软弱 B. 坚定 C. 迷茫
    答案:B

  2. “庵中语似雷”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安静 B. 激动 C. 悲伤
    答案:B

  3. 最后一句“三个一坑埋”代表了什么? A. 真理被埋没 B. 三个人的名字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与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社会动荡对诗人内心的影响。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题立雪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范成大更注重内心的坚韧与社会的批判,而王维则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