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叙州》

时间: 2025-01-19 17:35:24

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

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

山农旦烧畲,蛮贾暑荷毡。

穷乡足荒怪,打鼓催我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
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
山农旦烧畲,蛮贾暑荷毡。
穷乡足荒怪,打鼓催我船。

白话文翻译

乱山覆盖了整个平原,河水涨得很高,流量很大。
小路上没有车辙的痕迹,稀疏的树林中飘起了炊烟。
山里的农民早上点燃了烟火,山中的商人正用荷叶做帐篷。
这偏僻的乡村真是荒凉怪异,鼓声催促着我的船只前行。

注释

  • 乱山:指杂乱无序的山脉,显示了自然的雄伟。
  • 豪大川:形容河水涨得很高且流量大,表现了水势的壮观。
  • 仄径:小路,形容不平坦的道路。
  • 炊烟:指家庭做饭时升起的烟,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烧畲:指烧荒种植,山农在早上开始农作。
  • 蛮贾:指外地商人,可能是文化或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地区。
  • 暑荷毡:荷叶做成的帐篷,体现了当地人生活的简朴。
  • 穷乡:指偏远贫困的乡村。
  • 打鼓催我船:指用鼓声催促船只快速行驶,表现了急迫和对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致能,号石湖,江苏人。他以词、诗、文三方面的才华而著称,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游历至叙州(今重庆地区)时,描写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将至叙州》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川蜀地区的秀美风光和乡村的淳朴生活。诗的开头以“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接着,诗人通过“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的描写,巧妙地交代了人迹罕至的环境,但又不乏生气,炊烟袅袅,暗示着人们的生活依旧在继续。

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刻画了山农的劳动场景和商人的生计,展现了乡村的社会图景。最后一句“打鼓催我船”,则以紧促的节奏结束,表达了对生活的迫切与热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山满平野: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和广阔的平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涨水豪大川:强调河水的丰盈,带来一种生机与活力。
  3. 仄径无辙迹:小路缺乏车辙,说明这里人烟稀少,环境清幽。
  4. 疏林有炊烟:树林中有炊烟升起,透露出生活气息。
  5. 山农旦烧畲:山里的农民早上开始耕作,体现出乡村的勤劳。
  6. 蛮贾暑荷毡:商人用荷叶搭帐,展示了当地生活的简单。
  7. 穷乡足荒怪:偏远乡村的荒凉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感慨。
  8. 打鼓催我船:鼓声催促船只前行,传达出对生活的渴望与奔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仄径无辙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路的清幽。
  • 对仗:如“乱山满平野,涨水豪大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致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寄托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稳重。
  • :代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炊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 鼓声:传达着生活的节奏与急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仄径”指的是什么?
    A. 笔直的道路
    B. 小路
    C. 大街

  2. “蛮贾”一词是指:
    A. 农民
    B. 商人
    C. 渔民

  3. 诗的最后一句“打鼓催我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
    B. 急迫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诗人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将至叙州》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注重乡村生活的描写,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幽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