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
水沈为骨郁金衣。
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
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
年年勾引赋新诗。
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人们称赞岩桂的香气;在吴中,人们则说木犀的芬芳。
那水沉浸在骨髓中,像是穿着郁金香的衣裳。
可我却怨恨那稀疏的梅花,惹得我心里香气来的太迟。
叶子借着山光而显得滋润,花朵在水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奇丽。
年年都有新的诗篇勾引我去写作。
想必她们都在笑我这冷淡的芗林,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
注释:
- 岩桂:一种桂花,生长在山岩上,香气浓郁。
- 木犀:即木犀香,指另一种香花,常与桂花相提并论。
- 水沈:形容水波荡漾,似乎沉入水中。
- 郁金衣:指用郁金香制作的衣服,形容美丽而芬芳。
- 疏梅:稀疏的梅花,暗指梅花开放的时间推迟。
- 芗林: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多指清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向子諲(生年不详-约1180年),字仲达,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这首《南歌子》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香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南歌子》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词作,诗中借助香气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邃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江左称岩桂”与“吴中说木犀”分别引出两种香花,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的自然风貌,表现出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视。
接着,通过“水沈为骨郁金衣”,诗人将水与香气结合,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有助于加深读者对香气的感受,也传达了诗人对美的无尽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特别是“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将诗人内心的怨恨与失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读者感同身受。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使用了“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通过形象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激情。
最后一句“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则显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外界美好,内心的孤独难以言表,显得尤为深刻。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左称岩桂:在江南地区,人们赞美岩桂的香气,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吴中说木犀:在吴地方又有木犀的赞美,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
- 水沈为骨郁金衣:水波荡漾,仿佛沉浸在芳香的衣裳中,表现了自然的美妙。
- 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对梅花开放的推迟感到不满,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 叶借山光润:叶子在山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润泽,展现自然景色的生动。
- 花蒙水色奇:花在水色的映衬下显得奇特,具体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 年年勾引赋新诗:年年都有新的灵感促使我写作,表现诗人的创作热情。
- 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他人可能会嘲笑我对芗林的冷淡,但我心里明白其中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沈为骨郁金衣”,将水和香气形象化。
- 拟人:如“应笑芗林”,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香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香花:象征美与情感的寄托,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 江南水乡:代表了恬静、优雅的生活环境,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
- 孤独:通过对芗林的冷淡,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中提到的香花有哪两种?
- A. 玫瑰和百合
- B. 岩桂和木犀
- C. 梅花和菊花
-
诗中“叶借山光润”主要是通过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形象描写
-
诗人对疏梅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期待
- B. 失望
- C. 喜欢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对比:
- 向子諲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均有独到之处,但向子諲更多表现出孤独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于爱情的感慨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对宋代词人的作品进行全面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