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庵观荷赠张东亭》
时间: 2025-01-01 13:01: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柳疏蝉雨后声,槿篱门掩小舟横。
残荷半亩鼻功德,止水一奁心太平。
绛雪山中参道味,白云槛外悟浮生。
祇愁里闬形憔悴,饥溺何人共此情。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柳树下,稀疏的蝉鸣在雨后响起,槿花篱笆的门轻轻关上,小舟静静地横在水面上。
残存的荷花半亩,显得有些显赫,平静的水面如同一方心境,心中安宁。
在绛雪山中,我体会到禅道的滋味,尘世之外的白云让我领悟浮生的哲理。
我只愁在这小巷中,形容憔悴,饥饿和孤独又有谁能理解我的情感?
注释:
- 高柳:高大的柳树,象征着柔美与坚韧。
- 疏蝉:稀疏的蝉鸣,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槿篱:槿花的篱笆,暗示着一种生活的朴素。
- 残荷:残留的荷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 止水:平静的水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绛雪山:指某一特定的山,隐喻修道之地。
- 浮生:指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 祇愁里闬:只在这小巷中感到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慰高,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描写山水自然和人文情感的作品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蒲庵观荷赠张东亭》作于诗人游览荷塘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歌鉴赏:
《蒲庵观荷赠张东亭》是一首颇具哲理性的诗作,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深邃的内心平和与孤独的愁苦。开头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柳树和蝉声,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伴随着小舟的横卧,增添了一种闲适的意境。接着,诗人以“残荷”作为引子,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流逝。此时的“止水”同样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仿佛在一瞬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后两句则转向哲学的思考,提到“绛雪山中参道味”,表明诗人追寻内心的真正滋味,而“白云槛外悟浮生”,则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以“祇愁里闬”结束,突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生动地传达出一种对情感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抒发情感之间流转,既有景又有人,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柳疏蝉雨后声:柳树高耸,雨后的蝉鸣声稀疏,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
- 槿篱门掩小舟横:槿花围成的篱笆门关闭,静静的小舟横在水面,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状态。
- 残荷半亩鼻功德:残存的荷花半亩,暗示着对往日美好事物的怀念。
- 止水一奁心太平:平静的水面如同一方心境,象征着内心的安宁。
- 绛雪山中参道味:在绛雪山中,体会到修道的滋味,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白云槛外悟浮生:站在槛外,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 祇愁里闬形憔悴:只在这个小巷中感到愁苦,表明内心的孤独。
- 饥溺何人共此情:饥饿与孤独,谁能理解我的情感,表达了对理解与陪伴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止水”比喻为心灵的宁静,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柳”、“蝉”、“荷”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孤独。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宁静时,也反思了人生的短暂与孤独,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和坚韧。
- 蝉: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荷:象征纯洁与美好。
- 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流动的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柳”象征着什么? A. 坚韧与柔美
B. 孤独与寂寞
C. 忧伤与失落
答案:A -
“绛雪山中参道味”中“参道”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哲理
B. 修道的体验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B -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孤独的无奈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口》: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 杜甫《登高》:通过景色反映内心的愁苦。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与《蒲庵观荷赠张东亭》: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感受,但李白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与豪放的情感,而彭慰高则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