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04 13:11:40

午醉西桥夕未醒。

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归时应减鬓边青。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凤楼争见路旁情。

白话文翻译:

我在西桥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傍晚才未完全清醒。雨中的花朵凋零,凄惨的声音令人难以忍受。归家的时候,头发应该会渐渐变得稀疏。衣服沾染了旅途的尘埃,回到那条古老的道路,柳树正含着春意在短长的亭子旁。凤楼争相映衬着路旁的情景。

注释:

  • 午醉:指在正午时分喝醉酒。
  • 西桥:特指某个西边的桥,可能是诗人常去游玩的地方。
  • 雨花:指雨中的花,象征着凋零和悲伤。
  • 鬓边青:指头发边缘的黑色,暗示着年华的流逝。
  • 客尘:指旅途中沾染的灰尘,象征旅途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 短长亭:指短小和长大亭子的合称,可能是特定的景物。
  • 凤楼:一种高楼,通常与美丽、富贵的意象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1115年),字叔原,号致和,宋代词人,以其婉约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抒情和自然景观,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此诗反映了他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西桥醉酒未醒的状态中,借助自然景物来折射内心的迷惘与失落。开篇的“午醉西桥夕未醒”,描绘了一个醉酒者的状态,宛如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模糊。接下来的“雨花凄断不堪听”更是加重了诗人的忧伤与孤独感,雨中的花朵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心生怜惜。

“归时应减鬓边青”一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鬓发渐白是岁月无情的见证。接下来的“衣化客尘今古道”则描绘了旅途的疲惫与世事的沧桑,暗示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的“柳含春意短长亭,凤楼争见路旁情”则是在自然中寄托情感,柳树、亭子与凤楼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人间的情感交织。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惆怅而又美好的情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午醉西桥夕未醒:描述了醉酒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迷茫。
  2. 雨花凄断不堪听:雨中的花在凋落,声音凄惨,传达出一种失落的情感。
  3. 归时应减鬓边青:在归家的途中,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头发的变白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4. 衣化客尘今古道:旅途的疲惫与沧桑感,衣服沾染了尘土,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5. 柳含春意短长亭:描绘春天景色中的柳树,生机勃勃,形成对比。
  6. 凤楼争见路旁情:凤楼的出现暗示着路旁的美好情感与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花凄断”比喻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 拟人:柳树“含春意”,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短长亭”,形成了音韵的和谐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桥: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雨花:代表了美好事物的流失与忧伤。
  • :象征着春天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柔弱与无力。
  • 凤楼:象征着富贵与美丽,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醉酒的地点是哪里?
    A. 南桥
    B. 西桥
    C. 东桥
    D. 北桥

  2. “归时应减鬓边青”中的“鬓边青”指的是什么?
    A. 头发变白
    B. 头发变长
    C. 头发变短
    D. 头发变黑

  3.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与感慨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以更为豪放的笔调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几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