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峰亭》

时间: 2025-01-01 11:01:40

铁壁嶙峋构小亭,潇然云栋接风棂。

烟光横抹半峰紫,山色不磨千古青。

老去久无金马梦,归迟应愧草堂灵。

明经拾芥成何事,得似朝来对翠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铁壁嶙峋构小亭,潇然云栋接风棂。
烟光横抹半峰紫,山色不磨千古青。
老去久无金马梦,归迟应愧草堂灵。
明经拾芥成何事,得似朝来对翠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亭子,坐落在峻峭的山壁上,亭子潇洒地与云相接,迎着微风。烟雾轻轻地笼罩着半边山峰,山的颜色在千年间依旧保持着青翠。作者年纪已大,已久没有金马的美梦归来,归来时却愧对草堂的灵气。明经拾取一些草芥,究竟能做成什么事呢?不如如今静静地对着这翠绿的屏障。

注释:

  • 铁壁嶙峋:铁壁,指坚固的山壁;嶙峋,形容山石高耸、峻峭。
  • 潇然:形容亭子自然洒脱的样子。
  • 烟光横抹:烟雾的光影在半峰山上轻轻涂抹。
  • 千古青:指的是山的颜色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如一,依旧是青色的。
  • 金马梦:金马,指古代的美好理想和追求。
  • 草堂灵:草堂,指隐居之所;灵,指灵气或灵性。
  • 明经:指明理的经书,或指获得的知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应辰,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极盛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洒脱,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青紫峰亭》创作于陈应辰归隐后,他在山水之间寻求精神寄托,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小亭子与其周围的壮丽山景,诗人用“铁壁嶙峋”来形容山的巍峨和坚固,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而“潇然云栋”则表现出亭子的灵动与优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中提到的“烟光”和“山色”,不仅描绘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永恒与变化,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思。后两联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悟,表达了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透出淡淡的忧伤。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感叹“明经拾芥”的无奈,体现了对学问与成就的质疑。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壁嶙峋构小亭:描绘亭子在高耸的山石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体现出一种坚固与孤独的美感。
  • 潇然云栋接风棂:亭子的自然优雅,给人以清新之感,象征着诗人的洒脱与自在。
  • 烟光横抹半峰紫:通过色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暗示着变幻无常的自然。
  • 山色不磨千古青:强调了自然的永恒与不变,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 老去久无金马梦:揭示了诗人对过去理想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
  • 归迟应愧草堂灵: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懊悔,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一种自省。
  • 明经拾芥成何事:质疑学问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成就,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 得似朝来对翠屏:最后一句回归自然,表达了对当前宁静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光横抹”,将烟雾比作画笔,生动形象。
  • 对仗:如“铁壁嶙峋”和“潇然云栋”,形成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山色不磨”,赋予山色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亭:象征着隐居与宁静的生活。
  • 半峰紫:代表自然的优雅与变化。
  • 千古青:象征着永恒的理想与追求。
  • 草堂:隐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铁壁嶙峋”是用来形容什么? A. 小亭
    B. 山壁
    C. 云朵
    D. 风棂

  2. 诗人感叹“老去久无金马梦”指的是?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名声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追求

  3. “明经拾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学问的价值
    B. 生活的意义
    C. 自然的美
    D. 人生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青紫峰亭》与王维的《鹿柴》都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王维更加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诗意,而陈应辰则更注重对人生理想的反思与内心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