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桐绵》
时间: 2024-09-19 20:4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桐绵
作者:缪荃孙 〔清代〕
卷帘惆怅春深,何人系得春魂住。
沉沉庭院,漾潆池馆,罢飞绿乳。
生怕东风,和云吹起,乍开还聚。
纵飘茵无分,沾泥也好,总不化萍流去。
回忆呼鸾道上,堕斜阳万红如雨。
无情一例,绿阴成幄,参天古树。
寂寞唐宫,未逢秋信,已添愁绪。
盼栖香小凤,生怜坠落,衔归高处。
白话文翻译
卷起帘子,心中感到惆怅,春天已经深了,谁能把春天的灵魂留住呢?
庭院幽静,池塘波光荡漾,绿意已然褪去。
我生怕东风和云彩把这些美景吹散,乍然间展开又重新聚拢。
即使飘落的花瓣没有归宿,沾泥也无妨,总不希望它们如浮萍般漂流而去。
回想起在呼鸾道上,夕阳西下,花瓣如雨般飘落。
无情的事物竟然如此相似,绿荫如帷,参天古树耸立。
唐朝的宫殿寂寞冷清,未曾等到秋天的信使,心中已添愁绪。
盼望那栖息在香气中的小凤凰,怜惜它的离去,衔着归来的希望飞向高处。
注释
- 卷帘:指卷起帘子,象征着对春天的渴望与惆怅。
- 春魂:春天的灵魂,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漾潆:水波荡漾,形容池塘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 绿乳: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绿意或新芽。
- 呼鸾道:古代传说中鸾鸟飞过的地方,象征美好的时光。
- 唐宫:指唐代的宫廷,代表繁华与历史的厚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缪荃孙(约1630年-约1700年),字子骞,号流泉,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文辞。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水龙吟·桐绵》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惆怅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龙吟·桐绵》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愁绪的词作。词的开头以“卷帘惆怅春深”引人入胜,表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仿佛在感慨光阴飞逝,春天的美好难以长久。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和池塘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魅力,却又让人感受到无情的东风可能会将这一切吹散,产生出一种无力感。
在回忆中,诗人将斜阳与花瓣的意象结合,构成了绚烂却又略显凄凉的画面。古树参天、绿阴成幄,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同时也暗示着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最后,盼望小凤归来的意象,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透出一丝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复杂而微妙,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卷帘惆怅春深,何人系得春魂住:卷起帘子,心中感到惆怅,春天已深,谁能留住春天的灵魂?
- 沉沉庭院,漾潆池馆,罢飞绿乳:庭院沉静,池塘荡漾,绿意已然消退。
- 生怕东风,和云吹起,乍开还聚:害怕东风和云彩将美好景象吹散,时而展开时而又聚集。
- 纵飘茵无分,沾泥也好,总不化萍流去:即使花瓣飘落无归宿,沾泥也无妨,总不希望它们如浮萍般漂流而去。
- 回忆呼鸾道上,堕斜阳万红如雨:回想在呼鸾道上,夕阳下花瓣如雨般飘落。
- 无情一例,绿阴成幄,参天古树:无情的事物竟然如此相似,绿荫如帷,参天古树耸立。
- 寂寞唐宫,未逢秋信,已添愁绪:唐代的宫殿寂寞冷清,未曾等到秋天的信使,心中已添愁绪。
- 盼栖香小凤,生怜坠落,衔归高处:盼望那栖息在香气中的小凤凰,怜惜它的离去,衔着归来的希望飞向高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魂”比喻春天的生命和活力。
- 拟人:如“东风和云吹起”,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
- 对仗:如“乍开还聚”与“沉沉庭院,漾潆池馆”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深: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春天,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庭院、池馆:构成诗中宁静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人们心中的向往与怀旧。
- 斜阳、万红:夕阳的温暖与花瓣的绚烂,形成对比,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唐宫: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繁华的逝去,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桐绵》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缪荃孙
D. 苏轼 -
“卷帘惆怅春深”中的“春深”指的是什么? A. 春天已过
B. 春天正盛
C. 春天即将来临
D. 春天的灵魂 -
诗中提到的“呼鸾道”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忧伤的回忆
C. 归隐的生活
D. 旅行的路途
答案
- C. 缪荃孙
- B. 春天正盛
- A. 美好的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感慨。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的词作,展现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诗词对比
- 《水龙吟·桐绵》 vs. 《春江花月夜》:两者均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水龙吟》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内心的惆怅,而《春江花月夜》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