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6 07:45: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销黯西风梧院。别绪如丝,乱愁成片。锦瑟尘侵,瘦铜花照冷秋幔。怕黄昏也,早又是心凄惋。圆月满空床,忍诉与姮娥当面。休怨。算红鸳小病,袅袅药炉烟断。江湖载酒,便握手几多相见。怎怪得夫婿工愁,更谁慰夕阳山远。莫今夕思量,窗外啼螀声劝。
白话文翻译:
西风凄凉,梧桐院落中的一切都显得黯淡无光。离别的愁绪像细丝般缠绕,心中的乱愁如片片涟漪。锦瑟上沾满了尘埃,瘦弱的铜花映照着冷清的秋幔。我害怕黄昏的来临,早已感到心中凄惋。圆月高挂在空荡荡的床上,却不忍心向嫦娥诉说我的情感。别怨恨,算了吧,红鸳虽小病缠身,袅袅的药炉烟已经断了。江湖虽远,举杯相聚又有多少次呢?怎能怪我的夫婿善于愁苦,谁又能安慰他在夕阳下的孤独与遥远。不要再在今夜思量,窗外的蟋蟀声在劝我。
注释:
- 尽销:消散、消失。
- 黯:黑暗、阴沉。
- 别绪:离别后的情绪。
- 乱愁:复杂而纠缠的愁苦。
- 锦瑟:一种古代乐器,象征着美好与复杂的情感。
- 姮娥:指月宫中的嫦娥,象征孤独与思念。
- 红鸳:比喻恩爱夫妻,红鸳的病象征着情感的困扰。
- 江湖载酒:在江湖上饮酒,暗示朋友之间的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创作背景:
《长亭怨四首》的创作背景与个人情感、社会动荡以及离别的愁苦密切相关。本首诗描绘了在离别情境中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与哀愁。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孤寂与无奈。开头的“尽销黯西风梧院”直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西风的呼啸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悲哀。接下来的“别绪如丝,乱愁成片”更是展现了内心复杂的情感,愁绪缠绵,难以解脱。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锦瑟、铜花、圆月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美好却又带有忧伤的情感。特别是“忍诉与姮娥当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可诉的孤独和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江湖的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与无奈,抒发了对夫婿愁苦的理解与怜惜,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最后一句“窗外啼螀声劝”则如一声叹息,劝人不要再思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销黯西风梧院:西风的影响使得一切显得黯淡,象征着离别的凄凉。
- 别绪如丝,乱愁成片:离别的情绪如细丝般缠绕,愁苦则成片,表现内心的复杂。
- 锦瑟尘侵,瘦铜花照冷秋幔:锦瑟的尘埃与瘦弱的铜花,映衬出秋天的寒冷与孤寂。
- 怕黄昏也,早又是心凄惋:对于黄昏的恐惧,反映了内心无法释怀的痛苦。
- 圆月满空床,忍诉与姮娥当面:空床的孤独,圆月下不忍诉说的情感。
- 休怨:劝自己不要再怨恨,体现出一种无奈与释然。
- 算红鸳小病,袅袅药炉烟断:红鸳的病象征情感的困扰,药烟的断绝代表希望的消失。
- 江湖载酒,便握手几多相见:回忆与朋友的相聚,渴望再见的心情。
- 怎怪得夫婿工愁,更谁慰夕阳山远:对夫婿的理解与慰藉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 莫今夕思量,窗外啼螀声劝:劝自己不要再思量,窗外的声音如同劝告,体现出无奈与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别绪如丝”,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复杂的情感。
- 拟人:如“窗外啼螀声劝”,赋予自然界的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相互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思念,体现了对爱与孤独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理,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凄凉与离别。
- 锦瑟:代表复杂的情感与美好。
- 圆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红鸳:象征恩爱夫妻,反映情感的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尽销黯西风梧院”中的“尽销”是什么意思? a) 消失
b) 增长
c) 保持
答案:a) 消失 -
诗中提到的“姮娥”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孤独与思念
c) 欢乐
答案:b) 孤独与思念 -
最后一句“窗外啼螀声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释然
c) 愤怒
答案:b) 无奈与释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更偏向于对往日美好的回忆。
- 温庭筠的《更漏子》:则从另一角度探讨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