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送及之归六合》
时间: 2025-01-14 23:4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送及之归六合
——冯煦
又听到清宵啼鴂。蓦上离亭,柳绵吹雪。
去国心情,禁烟天气峭寒咽。
卅年陈迹,争忍向灯前说。
说也黯销魂,算不是伤春伤别。
凄绝。正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时节。
春晖自永,莫更念海桑尘劫。
只我愿梦化吴云,逐天际归帆如叶。
怕割取吴云,难展离愁千缬。
白话文翻译:
在清夜里又听到杜鹃的啼鸣,忽然来到离亭,柳絮如雪般飞舞。
离开故国的心情,在这严寒的天气中令我难以吞咽。
三十年的往事,怎能忍心在灯下诉说。
即便说出心中的苦楚,也只是徒增伤感,难道这不是伤春又伤别吗?
哀怨至极。正值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
春光永驻,何必再念那海桑的尘世劫难。
我只愿在梦中化作吴云,追随天边的归帆如叶般轻盈。
可怕的是割舍这吴云,难以展现心中千缕离愁。
注释:
- 清宵:指安静的夜晚。
- 啼鴂:杜鹃鸟的鸣叫。
- 柳绵:柳树的絮状花朵,形似雪花。
- 去国心情:离开故国的情感。
- 禁烟天气:寒冷的天气使人无法呼吸,象征压抑。
- 卅年:三十年。
- 黯销魂:心情黯淡得令人销魂。
- 海桑尘劫:指生活的种种苦难。
- 吴云:指江南的云彩,象征故乡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在清代诗坛上,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经历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长亭怨慢》创作于作者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哀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离别与思乡是普遍的情感,尤其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离合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 送及之归六合》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歌,诗人在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与无奈。开头的“又听到清宵啼鴂”,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寂静而又哀伤的氛围,杜鹃啼鸣象征着离别的痛苦。接下来的“蓦上离亭,柳绵吹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离别的悲凉。诗中“去国心情,禁烟天气峭寒咽”则直接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处于寒冷天气下的压抑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追忆,特别是“卅年陈迹,争忍向灯前说”,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顾与难以言表的情感。后面的“春晖自永,莫更念海桑尘劫”则是一种对未来的释然与期望,试图摆脱过往的纠缠,追求心灵的解脱。最后几句“只我愿梦化吴云,逐天际归帆如叶”,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由的渴望结合,形成了一种唯美而又伤感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听到清宵啼鴂:清夜中再次听到杜鹃的啼鸣,暗示离别的痛苦。
- 蓦上离亭,柳绵吹雪:突然来到离亭,柳絮如雪般飞舞,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
- 去国心情,禁烟天气峭寒咽:离开故乡的心情在寒冷中难以自已,表现出深沉的思念。
- 卅年陈迹,争忍向灯前说:三十年的往事,难以忍心在灯下诉说,传达出伤感。
- 说也黯销魂,算不是伤春伤别:即使说出心事,也只是徒增伤感,表达了对春天和离别的双重伤感。
- 凄绝:形容情感的极度哀伤。
- 正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时节:描绘出美好的春天与离别场景的对比。
- 春晖自永,莫更念海桑尘劫:希望能忘记曾经的苦难,追求心灵的自由。
- 只我愿梦化吴云,逐天际归帆如叶:愿意在梦中归去,象征对故乡的向往。
- 怕割取吴云,难展离愁千缬:担心割舍这份情感,难以释放内心的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绵比作雪,增强了离别的寒冷感。
- 拟人:杜鹃的啼鸣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如“草长莺飞”与“春晖自永”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哀伤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离别与痛苦。
- 柳绵:象征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 吴云:象征故乡的美好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
- A. 燕子
- B. 杜鹃
- C. 知了
- D. 鹤
-
“去国心情”中的“国”指的是?
- A. 家乡
- B. 祖国
- C. 朋友
- D. 未来
-
诗中提到的“三十年”指的是?
- A. 诗人的年龄
- B. 过去的回忆
- C. 离乡的时间
- D. 诗的创作时间
答案:
- B. 杜鹃
- A. 家乡
- C. 离乡的时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加简洁直接。
- 《送别》:与本诗在离别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朋友之间的情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