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
时间: 2025-01-04 10:38:4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
作者: 张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啼鴂初闻院宇,钓船犹系菰蒲。林逋。树老山孤。浑忘却隐西湖。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秋痕尚悬鬓影,见莼丝依旧也思鲈。黏壁蜗涎几许,清风只在樵渔。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二分之一是细雨,香径上绿树成荫。正当青蛙在晴天里私语,晚燕在空中飞舞,轻轻掩盖着细纹。流光常常欺负醉酒的人,问杨花过了之后还有没有花。初闻杜鹃啼叫在院子里,钓船依然系在菰蒲旁。林逋的树已老去,山也显得孤独。完全忘却了隐居在西湖的时光。叹息扇底的歌声已经残破,蕉叶间的梦醒来后,难以寄托于中吴。秋天的痕迹依然挂在鬓边,看到莼菜丝依旧让我思念鲈鱼。黏在墙壁上的蜗牛涎有多少,清风只在樵夫和渔夫之间徘徊。
注释:
- 二分春是雨:指春天的二分之一时节正是细雨绵绵的时候。
- 采香径:指采香的道路,隐喻春天的气息。
- 私语晴蛙:青蛙在春雨中低声私语。
- 流光:时光的流逝。
- 杨花:指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花开。
- 啼鴂:杜鹃鸟的鸣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林逋:指北宋诗人林逋,因隐居而闻名。
- 秋痕:秋天的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残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宗道,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写于春季,诗人借春雨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二分春是雨”开篇,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清新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流光的无情,营造出一种既生动又略带伤感的氛围。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问杨花过了有花无”一句,既是对春天花开的追问,也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接着,诗人提及林逋,暗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又借助秋痕的意象,传达出对老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与深刻思考。特别是在描写细节时,词人用“黏壁蜗涎几许”将细腻与沉思结合,充分展现出其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分春是雨:春天的二分之一是雨季,春雨带来生命。
- 采香径绿阴铺:香径绿荫铺展,表现春天的生机。
- 正私语晴蛙:青蛙在晴天里低声私语,增添生动气氛。
- 于飞晚燕,闲掩纹疏:晚燕飞舞,轻掩细纹,展现春日的闲适。
- 流光惯欺病酒:流光无情,欺骗醉酒者,象征时间的流逝。
- 问杨花过了有花无:询问杨花是否已过,反映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啼鴂初闻院宇:初闻杜鹃的啼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钓船犹系菰蒲:钓船依然系在菰蒲旁,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
- 林逋。树老山孤:提及林逋的隐居生活,表现孤独感。
- 浑忘却隐西湖:完全忘却在西湖的隐逸生活。
- 叹扇底歌残:扇底的歌声已残破,象征过往的美好。
- 蕉间梦醒,难寄中吴:蕉叶间的梦醒来后,难以寄托情感,表达思念。
- 秋痕尚悬鬓影:秋天的痕迹依旧挂在鬓边,象征岁月的无情。
- 见莼丝依旧也思鲈:看到莼菜丝,依然思念鲈鱼,体现对生活的思考。
- 黏壁蜗涎几许:墙壁上的蜗牛涎有多少,表现生活的细腻与沉思。
- 清风只在樵渔:清风仅在樵夫与渔夫之间徘徊,展现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光惯欺”,以流光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春雨、青蛙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如“采香径绿阴铺”与“问杨花过了有花无”,形成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日的细雨展开,展现了生命的生机与流逝的时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生命的开始,带来清新与生机。
- 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亦是时间流逝的暗示。
- 杜鹃:象征春天的声音,传递着自然情感。
- 清风: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二分春是雨”中的“二分”指什么?
- A. 春天的一半
- B. 两种季节
- C. 两种花
- D. 两个地方
-
诗中提及的“林逋”是指?
- A. 一位音乐家
- B. 一位隐士诗人
- C. 一位画家
- D. 一位政治家
-
“黏壁蜗涎几许”中,蜗牛涎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细腻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和谐
- D. 生命的短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炎《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体现了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但张炎更多地表达了对流逝时间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倾向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曲解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