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时间: 2025-01-01 15:17:40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作者: 张炎 〔宋代〕

翦翦春水出万壑,
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
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
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
只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春水轻轻流出万山的峡谷,
伴着春天的气息,带来了芬芳的花丛。
谁能将这柔和的水流洗去尘世的红尘?
在湖面上轻轻摇荡的是金色的叵罗,
隐约可见的是玉制的玲珑。

昨夜洞庭湖上云雾缭绕,
清朗的吟唱随风飘过天空。
随意将瑶草撒向空中,
灵性之根在哪里寻找呢?
只在这座山中。

注释:

  • 翦翦:形容水流细腻轻柔的样子。
  • 弱水:指的是柔和的水流,象征着温柔和清澈。
  • 金叵罗: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好。
  • 玉玲珑:指精美的玉器,象征着洁净与美丽。
  • 洞庭:指洞庭湖,著名的湖泊,象征着广阔与深邃。
  • 瑶草:传说中的神草,象征着灵性与美好。

典故解析:

“弱水”出自《庄子》,原文提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象征着对世俗事物的淡泊与追求。诗中提到的“灵根”也与道教文化相关,表示对灵性和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次公,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的阶段。诗人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灵性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是一首描绘春水与自然美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深处灵性的探索。开篇的“翦翦春水”,以清新的意象引入,展示了春水的柔美与生机。接着“和春带出芳丛”,表达了春天带来的美好景象,仿佛春水与花草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诗中“谁分弱水洗尘红”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心态,似乎在说,柔和的水流不如让人沉浸于自然的宁静。接下来的“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则通过音乐与美玉的意象,进一步提升了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描绘了夜晚洞庭湖上的宁静与清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两句“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则是对灵性的追寻,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真实本质的思考,折射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翦翦春水出万壑:描绘春水轻盈地从万山之间流出,给人以清新之感。
  2. 和春带出芳丛:春水的流动与春天的气息相互交织,带来了花香四溢的景象。
  3. 谁分弱水洗尘红:表达对世俗烦恼的淡漠,弱水象征纯净,意在追求内心的宁静。
  4.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音乐和美玉的意象传递出一种优雅与精致。
  5. 昨夜洞庭云一片:回忆昨夜的宁静与美好,洞庭湖的云雾缭绕。
  6. 朗吟飞过天风:吟唱的声音随风飘荡,表达出一种悠扬的意境。
  7. 戏将瑶草散虚空:随意地将瑶草撒向空中,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随性与享受。
  8.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寻求灵性的根源,最终发现其存在于自然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水”“弱水”等生动的意象,表现自然的柔美与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水与自然美,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灵性的追寻。诗人借助自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纯净。
  • 芳丛:代表美好的事物与自然的生机。
  • 金叵罗、玉玲珑:象征音乐与美的精致,体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灵根:象征心灵深处的真实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翦翦春水”中的“翦翦”形容的是(A. 春水的流动 B. 春天的气息 C. 花香的芬芳)。
  2.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的是(A. 平静 B. 温柔 C. 凶猛)。
  3. “灵根何处觅”中的“灵根”指的是(A. 自然的灵性 B. 人生的根本 C.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炎的作品与李清照的词,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词更多表现个人情感,而张炎则更注重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张炎传记及其作品集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