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
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
逆风松势偃,独石水声喧。
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帽山的雄伟和独特。四周的山峰都低伏着,唯独这座山巍峨挺拔,显得格外尊贵。在山顶时即使有雨水,树林中白昼也显得昏暗。逆风中松树的姿势被压弯,只有岩石和水声在喧闹。山中一定有隐者栖息,为什么我却不能与他们交谈呢?
注释
- 弭伏:指山峰低伏、平坦的样子。
- 尊:高贵、尊崇的意思,这里指山峰的高耸。
- 绝顶:山的顶端。
- 犹:仍然,还是。
- 昏:昏暗,这里形容光线不足。
- 逆风:迎着风向。
- 松势偃:松树的姿态被风压弯。
- 独石:指的是山中的岩石。
- 幽栖者:隐居在山中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隐者的描写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中提倡的隐逸生活,如《庄子》中隐者的生活理想。诗中提到的“幽栖者”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圆悟,宋代高僧,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禅理为主题,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大帽山》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时期。大帽山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诗人在山中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激发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大帽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诗的开头“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以对比手法突出了大帽山的高耸与尊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则通过描绘山顶的雨水和林间的昏暗,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逆风松势偃,独石水声喧”的描写,展示了山中松树在风中的姿态,和岩石、流水的喧闹声,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这种自然的声音与景象,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荒凉的山中,依然有生命的存在。
最后一句“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则引发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隐者的存在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诗人无法与他们交谈,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众山皆弭伏:众多的山峰都低伏着,表达出大帽山的高耸。
- 独让此峰尊:唯独这座山显得特别高大尊贵。
- 绝顶时犹雨:即使在山顶,天仍然在下雨,表现了自然的多变。
- 中林昼亦昏:树林中白天的光线显得昏暗,渲染出一种神秘感。
- 逆风松势偃:逆风中松树被压弯,展现自然的力量。
- 独石水声喧:唯有岩石和水声在喧闹,形成动感。
- 定有幽栖者:一定有隐居的人在这里生活,表达了对隐者的向往。
- 何因得晤言:为什么我不能与他们交谈,流露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众山与大帽山的对比,突显伟岸。
- 拟人:松树被风压弯,赋予自然以生命力。
- 意象:雨、昏暗、松树、岩石,构成多样自然景色,营造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帽山的独特和自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反映出一种哲学性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与渴望。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着高贵与伟大,代表自然的力量。
- 雨:象征变幻与无常,也可以暗示洗净心灵。
- 松树:象征坚韧与生命力,表现自然的顽强。
- 岩石:象征稳固与永恒,代表大自然的本质。
- 水声:象征流动与变化,表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独让此峰尊”是指什么?
- A. 其他山峰都很高
- B. 大帽山特别高大
- C. 山顶有雨水
-
诗人在山中感到什么?
- A. 孤独
- B. 快乐
- C. 生气
-
诗中“幽栖者”指的是什么人?
- A. 游客
- B. 隐士
- C. 商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庐山瀑布》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望庐山瀑布》与《大帽山》的对比:
- 主题: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 风格:李白的诗更为奔放,表达直观的感受,而释圆悟的诗则更为内敛,注重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