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时间: 2025-01-04 07:50:07

临水照鬓眉,浪说通仙铁笛。

依旧丝纶一握,苦钓矶难觅。

忆曾炊火乞渔村,湿网挂斜日。

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临水照鬓眉,浪说通仙铁笛。
依旧丝纶一握,苦钓矶难觅。
忆曾炊火乞渔村,湿网挂斜日。
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


白话文翻译:

临水而照的鬓发如眉,波浪轻声说着那通仙的铁笛。
依然握着渔竿,然而苦于在礁石上难以寻觅鱼影。
回忆曾在炊烟缭绕的渔村,湿漉漉的渔网挂在斜阳下。
凄凉的江面上,树木已凋落,烟波渺茫,踪迹难寻。


注释:

  • 临水:面临水面,指靠近水边。
  • 照鬓眉:照映鬓发和眉毛,形容风姿。
  • 浪说:波浪轻声说话,带有拟人化的表现。
  • 通仙铁笛:传说中能通仙的乐器,象征美好之音。
  • 丝纶:指渔竿。
  • 苦钓:艰辛地钓鱼。
  • 乞渔村:乞求捕鱼的村落。
  • 湿网:湿漉漉的渔网。
  • 斜日:夕阳西下,形容时间。
  • 凄绝:形容凄凉绝望。
  • 杳烟波踪迹:形容烟雾缭绕,波澜不惊,难以找到踪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在意象和情感上与许多古典诗词的渔翁意象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对渔村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魏元戴,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富有生活气息。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好事近》通过临水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情景如水面倒映的鬓眉,波浪轻声吟唱,构成了一幅温柔而恬静的画面。诗人通过“苦钓矶难觅”的描写,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他对过去渔村生活的珍视。

“忆曾炊火乞渔村”,则是对往昔时光的回想,充满了温馨和怀旧。湿网与斜日的结合,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感叹时光流逝。结尾的“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令人倍感惆怅。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感性与理智的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临水照鬓眉”:描绘诗人临水而坐,水面映照出他优雅的姿态。
    2. “浪说通仙铁笛”:波浪轻声吟唱,仿佛在诉说美妙的乐曲。
    3. “依旧丝纶一握”:诗人握着渔竿,依然在努力钓鱼。
    4. “苦钓矶难觅”:然而在礁石旁,鱼似乎难以寻觅。
    5. “忆曾炊火乞渔村”:回忆起曾在渔村的生活,炊烟袅袅。
    6. “湿网挂斜日”:渔网湿漉漉地挂在夕阳下。
    7. “凄绝江空木落”:江面上树木凋零,情景凄凉。
    8. “杳烟波踪迹”:烟雾弥漫,波澜不惊,踪影难寻。
  • 修辞手法

    1. 拟人:波浪轻声说话,赋予自然以生命。
    2. 对仗:如“湿网挂斜日”与“凄绝江空木落”形成对比。
    3.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比作“苦钓”。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与灵动,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追求。
  • 渔村:象征着质朴与温暖的生活。
  • 斜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烟波:象征着迷茫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临水照鬓眉”形容的是谁的姿态? A. 诗人的
    B. 渔夫的
    C. 仙人的

  2. 诗中提到的“湿网挂斜日”意指什么? A. 渔网被晒干
    B. 渔网受潮
    C. 渔网被遗弃

  3. “凄绝江空木落”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归属感
    C. 凄凉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魏元戴的诗更侧重于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而李白则展现了更加奔放的情感。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其情感更加沉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魏元戴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