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时间: 2025-01-01 14:21:34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期待着那千回百转的日子,樟木桥旁我喝了几杯酒。
人影并没有随着流水而去,醉意未消又见到了年轻时的我。
稀疏的蝉声在寂静的树林中显得更加沉闷,冷蝶轻轻飞舞,菊花也开到一半。
这并非因为李白不在乎这个世界,只是我多病而且才华有限。

注释

字词注释

  • 期思:期盼思念。
  • 千回:形容时间长久,日子反复。
  • 樟木桥:樟木制成的桥,象征自然美景。
  • 醉颜:醉酒后的面容。
  • 疏蝉:稀疏的蝉鸣声。
  • 冷蝶:可能指一种在秋季出现的蝶,象征孤冷。
  • 长卿:指李白,因其名为李太白,字长卿。

典故解析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闻名。诗中提到的“长卿”即指他,暗示对李白的羡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身处动荡的南宋,辛弃疾心系国家却又多病,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诗歌鉴赏

辛弃疾在《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中,展现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期思溪上日千回”,带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明了诗人与自然和自身的关系;日复一日的生活与溪水的流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樟木桥旁的几杯酒,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以“人影不随流水去”来表达对过去的执着和对年轻时光的眷恋,同时又透出几分无奈,仿佛在说即使醉酒也无法改变现实的流逝。

接下来的“疏蝉响涩林逾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景,蝉声的稀疏与林中的寂静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而“冷蝶飞轻菊半开”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菊花的盛开与凋零寓意着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则是诗人自省,他并非李白那样的才子,因而未能如愿以偿,内心难免惆怅。这句话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对才华的自卑与对理想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期思溪上日千回:表达对过去的思念与怀念。
  • 樟木桥边酒数杯:借酒抒情,象征内心的孤独。
  • 人影不随流水去:人虽在,情难随,暗示对岁月的留恋。
  • 醉颜重带少年来:醉后回忆年轻时的自己,充满感慨。
  • 疏蝉响涩林逾静:描绘秋天的寂静,内心孤独。
  • 冷蝶飞轻菊半开: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不是长卿终慢世:自比李白,感叹自己才华不足。
  • 只缘多病又非才:自省,因多病和才华有限而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冷蝶”和“菊半开”比喻人的孤独与脆弱。
  • 对仗:如“疏蝉响涩林逾静”与“冷蝶飞轻菊半开”,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透出一种深沉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樟木桥:象征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 蝉声:象征孤独与静谧的秋天。
  • 菊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影不随流水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所谓
    B. 对往事的留恋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2. “冷蝶飞轻菊半开”中,菊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蓬勃
    B. 生命的脆弱
    C. 生命的长久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长卿”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有所不同,辛弃疾更显得沉重和无奈,而李白则更自由洒脱。通过对比可以感受到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辛弃疾词全集》
  2. 《宋代词人研究》
  3. 《古典诗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