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1-04 10:03: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宋代〕
赋水调歌头以遗之。然君才气不减流辈,岂求田问舍而独乐其身耶。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梁谋。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罢稏不胜秋。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是我写的《水调歌头》,送给你。你才华出众,不逊于其他人,难道只求安逸的生活,独自享乐吗?文字天生巧妙,亭台楼阁间自有风流。我的一生就像山川丘壑,到了老年也打算为稻米和粮食而谋划。在我那五亩的园子里,野花绚丽,绿水环绕,秋天的稻谷已成熟。吃饱饭后对着花竹,正是忘却忧愁的好时光。我已经老了,想去探寻大禹的遗迹,渴望东游。你家那边的风月有多少,白鸟从容地飞走。插架上万卷书,射虎的骑士在南山,我想把须发揪住。更想劝你喝酒,百尺高楼上躺着。
注释
- 赋水调歌头:作词的题目,意为"赋作《水调歌头》"。
- 才气:才华与气度。
- 田问舍:指对田地和房舍的追求。
- 亭榭:指楼台、亭子。
- 丘壑:山丘与沟壑,喻生活经历。
- 稻梁谋:指种稻和收粮的谋划。
- 罢稏:停止收割稻谷。
- 探禹穴:指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寓意寻求历史的智慧。
- 百尺卧高楼:在高楼上休息,形象地描绘了享受生活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爱国将领,因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及对友人的劝慰。此时的他虽然身处政治的风雨中,但依然心系家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关怀的词作。词的开头便通过对才华的赞美,引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辛弃疾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情感表达上,还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词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状态,展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索。他不愿局限于世俗的追求,而是希望能在平淡中寻得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词中提到的“白鸟去悠悠”,意指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百尺卧高楼”则是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整首词既有对生活的悠然自得,又有对历史的深情追忆,充分体现了辛弃疾的一种人生哲学:既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要铭记历史的教训。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水调歌头》成为经典之作,历久弥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赋水调歌头以遗之:开篇表明词作的题目和送给友人的意图。
- 然君才气不减流辈:赞美朋友才华横溢,与众人相比毫不逊色。
- 岂求田问舍而独乐其身耶:质疑友人是否只追求个人的安逸生活。
- 文字觑天巧:强调文字的美妙和艺术感。
- 亭榭定风流:亭台楼阁的风流韵味。
- 平生丘壑:回顾一生的经历,描绘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 岁晚也作稻梁谋:即使年老,仍不忘谋划生计。
- 五亩园中秀野:描写自己小园的自然之美。
- 一水田将绿绕:水田绿意环绕,描绘田园春色。
- 罢稏不胜秋:秋天的丰收,表达惬意生活。
- 饭饱对花竹:吃饱饭后,面对美丽的花竹,感到悠然。
- 可是便忘忧:在此情此景中,忘却烦恼。
- 吾老矣,探禹穴:年岁已高,渴望探寻历史的遗迹。
- 欠东游:期待东游,表达向往。
- 君家风月几许:询问友人对生活的感受。
- 白鸟去悠悠:白鸟飞去,象征自由与宁静。
- 插架牙签万轴:形容书架上书籍的丰富。
- 射虎南山一骑:描绘骑士的豪情。
- 容我揽须不:表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 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劝朋友共饮,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鸟去悠悠”比喻自由与洒脱。
- 对仗:如“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形成整齐的对称。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情感,如“可是便忘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辛弃疾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田: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白鸟:象征自由与宁静。
- 高楼: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苏轼
-
词中提到的“白鸟去悠悠”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忧愁
- B. 自由与宁静
- C. 忙碌的生活
-
“百尺卧高楼”中“高楼”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享受生活
- C. 繁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y 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by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苏轼:两位词人都擅长表达豪放与忧国情怀,但辛弃疾更注重家国情怀与个人经历的结合,而苏轼则在情感上更加细腻,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